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7部分

林威有把握可以在避免連線作戰的情況,一舉擊敗蘇聯。但是卻沒有把握讓德國取得全勝,如果德國取得勝利是用三百萬條青壯年的生命換過來的,德國肯定會元氣大傷。

德國單挑蘇聯並非沒有勝算,德國本土的工業力量並不比蘇聯差,加上法國和德國佔領的其他國家,總量還要超過蘇聯,這也是希特?勒為什麼敢發動巴巴羅薩行動計劃原因,但是德國和蘇聯有兩個方面不能比,那就是人口和石油方面。蘇聯在蘇德戰爭中累計損失軍人有一千四百萬,在攻克柏林的時候蘇聯紅軍有一千兩百萬人,德國沒有這麼強大的人力來組成軍隊,所以到了1945年,希特?勒就只能憑藉老人和小孩防守柏林了。但是德國沒有,歐洲其他國家有很多人,如果可以得到其他國家的幫助。對德國無疑是很有利的。

石油方面的差距在林威的眼裡雖然也很重要,但是對比人口方面的缺失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德國在巴巴羅薩行動計劃開始之後,一定要儘快摧毀蘇聯的石油產地,沒錯,是摧毀不是接收。想要完整的把石油工業搶奪過來很難,但是要摧毀就很容易了。必須讓蘇聯也嚐嚐缺少石油的痛苦,這樣兩國就出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了。也許德國還佔有一些優勢,因為德國從煤炭中煉油的技術很強大,如果法本化學得到德國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