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8部分

模式,還是讓很多媒體和經濟專家另眼看待。

現在,已經有不少的媒體、學術機構開始對銀杏村乃至鏡湖體系的發展模式進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這其中以北平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厲東昇、海州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許開復以及福布斯專欄記者關嘉航為甚。

在此之前,這幾個人和他們的團隊已經對‘鏡湖體系’的發展歷程進行了梳理,跟蹤研究的工作一直都沒有中斷,甚至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相比於其他地方以環境汙染、資源開發、房地產產業為代價的發展模式,鏡湖地區利用綠色農業、旅遊產業帶動周邊區域的經濟發展,實現了共同致富的曙光。

鏡湖地區這兩年的發展造就了蕭風這樣的百億富豪和蕭家的福布斯家族之名,也極大地促進了當地民眾的收入。

根據媒體從稅務部門獲得的資料來看,銀杏村的村民除開村委會資產的分紅之外,在2010年實現了50000RMB的人均收入。

這樣的數字,遠比全國平均水平要高,這對於三年前還處於滇西北平均水準附近徘徊的銀杏村來說。無疑是極為驚人的。

在銀杏村,男性60歲,女性55歲就可以從村委會領取每年12000RMB的養老金,而在讀書的少年兒童則是根據年齡獲得一定的生活補助。這樣的福利待遇在全國絕大部分農村都無法實現。

銀杏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來自幾個方面,一個是蕭家農場承包的良田,每一畝地可以帶來5000RMB的租金。不少家庭擁有七八畝,這樣算下來一年的收入就不少。

另外,村民們在村子裡開設的客棧基本上都是顧客盈門。這才是銀杏村村民發家致富的重要原因。

根據銀杏村村委會給出的資料,如今的銀杏村擁有了超過100家客棧,佔到了全村總戶數的一半左右。在剛剛過去的2010年,總共3000個房間的客棧聯盟接待了40萬人次的遊客,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