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了?
其實他不知道,租界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直是發展遲滯的中國城市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租界由於其不受中國法律管制,煙館、妓院等大量不符和中國人傳統思維的事物租界中隨處可見。
尤其是鴉片館,在當時很多中國人看來,租界許可這種摧毀中國人意識的毒瘤可以公開在租界中出現,是外國人對中國的蔑視和敵對的最好寫照。因而在租界煙館門外,時有暴發衝突。
說起來,傷害租界的繁榮,完全是建立在清朝內地經濟不斷流失的基礎上的,也成為了附近區域的經濟中心地帶,真是莫大的諷刺。
收起感慨,他這次可不是來旅遊的,急忙拍醒單北他們,一路上不厭其煩的找人問路。進入公共租界,也沒什麼心思看一看清末上海的景色,直撲王思量給自己的地址三馬路保安裡而去。
1845年11月29日,清政府蘇松太兵備道宮慕久與英國領事巴富爾(GeorgeBalfour)共同公佈《上海土地章程》(也有稱《上海租地章程》)(TheShanghaiLandRegulations),設立上海英租界。此後,美租界、法租界相繼闢設。1854年7月,英法美3國成立聯合租界。1862年,法租界從聯合租界中獨立;1863年,英美租界正式合併為公共租界。在租界中,外國人投資公用事業,興學辦報。租界當局負責市政建設,頒佈一系列租界管理的行政法規。租界也成了中國人瞭解和學習西方文化的制度的一個視窗。
1899年5月,上海公共租界大規模擴充套件,面積擴充套件到33503畝(22平方千米),東面擴充套件至周家嘴(今平涼路軍工路轉角處);北面的邊界到達上海、寶山2縣的交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