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悲痛和慶幸
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
等開頭積累了足夠的經驗,才好開展接下來的大規模行動。
此時,在山谷小鎮的軍營餐廳,新光復會的一干骨幹核心們藉著為吳楚接風洗塵大次大喝,臉紅脖子粗的互相爭論,觥酬交錯氣氛熱烈之極!
要知道,山谷小鎮草創階段可是什麼都缺,幾萬人的吃飯問題就夠餓讓人頭痛的。雖然新光復會不差錢,可是為了不引人掛住,糧食和大部分建築材料只能分批分批運送進來,甚至還不得不借助附近真正的土著山賊和民黨力量幫忙運輸,日子不免過得緊巴巴的。能有飽飯吃就不錯了,偶爾能打到一點山貨就高興得不成樣子,像今天這樣放開了肚皮大吃大喝還真是少見。要知道,這裡絕大部分同志在家裡都是少爺,何時吃過這種苦頭?
吳楚心中滿是感慨和滿足,眯著迷濛醉眼看著同志們一個個樂開懷的笑容,心中說不出的感動和自豪,一股濃凝的使命感升上心頭,眼框一熱差點掉下雷來。一仰頭將杯中米酒喝乾,心中默默唸道:“看到了沒有大哥,這就是小弟的選擇,革命的希望和未來就在眼前。希望以後帶給家人的是安慰和喜悅,而不是痛苦和絕望……”
從小他就受到哥哥吳樾的影響,包括接受革命思想都是在同一段時間。之後的一段日子他的印象十分深刻,因為從那之後哥哥的性情大變,變得有些偏激,變得僨世嫉俗,時常做出一些‘大逆不道,驚世駭俗’的事情來。
自從父親大人知道了哥哥的事情之後,父子就經常為這事而吵鬧,最後終於鬧得不歡而散。父親大人揚言沒有他這個兒子,各個也是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奔著那所謂的‘革命理想’走東闖西,連新婚不久的嫂子都沒顧忌……
可是前念突然有一天哥哥急匆匆的回家,滿臉死志的和家人道別之後,便不顧家人的擔憂和反對毅然離去。父親大人好象預料到了什麼不好的時候,之後一直憂心憧憧茶飯不香,無心雜務心思恍惚,直到那個驚天動地的訊息出傳來,緊接著一紙革命黨送來的悼文和簡陋至極的‘陣亡同志書’,父親大人就此一病不起,不久之後更是駕鶴西遊而去。
吳樾,字夢霞,後改孟俠。清末革命家、烈士。1878年生於安徽桐城(今屬樅陽高甸鄉)一紳士家庭。在5個孩子中排行第4。父親吳爾康早年由官入商,往來多是官僚、幕客。他8歲喪母,大哥又早夭,靠二哥撫育,在一私塾讀書,12歲起參加童子試,屢試不第。二哥去世後棄學在家,每日誦讀古文辭,喜好歷史書籍,諸子百家之說均有涉獵,猶好詩文。
1900年,吳樾離家赴上海,次年到北京探訪堂叔吳汝綸,被引薦往保定,任職於某縣應局,半年後即辭去公職。1902年入保定高等師範學堂。在校受反清革命書刊影響,與陳天華、趙伯先等結為生死交,思想由改良主義轉向革命。後與上海楊守仁等組織軍國民教育會,自為保定支部,提倡革命。課餘創兩江公學,任義務教師。並創辦《直隸白話報》,任主編。此間大量閱讀了《革命軍》、《新湖南》、《警世鐘》和《黃帝魂》等革命書刊,思想更加激進,決心採取暗殺清廷朝臣的手段,使立憲不成,促進民族革命早日成功。
){;a0o@;G*C;Qu;1904年冬,吳樾結識了革命黨人趙聲、楊篤生,並與馬鴻亮等人經蔡元培介紹加入光復會後,組成“北方暗殺團”,任支部長。從此開始了他的一系列刺殺行動。1905年春,清廷派官員鐵良、徐世昌等視察保定高等學堂,他認為鐵良將來必是亡漢巨魁,一心想除掉他。隨即,他當賣了自己的所有衣物購得手槍,欲將之刺殺於途中。然而鐵良並未如期到訪,刺殺未遂。同年夏,他赴遼寧會訪盟友張榕,兩人合謀潛入宮廷以圖大舉。他返回桐城,料理了身後並與家人道別。臨行前,其夫人為他寫有送別詩3章。路過蕪湖時與趙聲會晤,得炸彈兩枚。之後直抵北京,住在桐城會館等待時機。7y*H5I0b:?'k(?。C”v…uH+W
7月16日,清廷宣佈將派鎮國公載澤、戶部侍郎戴洪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撫端方和商部右丞紹英5大臣出訪列國考察憲政。吳樾乃得知訊息,即決定改刺鐵良為炸載澤等。8月26日,5大臣率大批參贊、隨員自正陽門車站登車備前往天津乘船出洋,送行的人很多。只見他化裝成僕從,提著衣包混入車站,從容登上隨從人員乘坐的頭等車廂,當他正走向5大臣搭坐的花車時,適值列車掛機車,猛烈地撞擊引爆了他隨身所攜炸彈,未及拋擲,便轟然一聲,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