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主。最後被逼無奈,北一輝只好給起了一個“日本反封建聯盟”這麼一個名字。組織的綱領就是反對日本的所有封建制度,努力把日本推進到一個全新的時代。
幾位海軍的年輕人聽了北一輝的講述,覺得眼前一亮,彷彿看到了一個新世界。然而海軍比陸軍管的還嚴,他們就從安騰大尉那裡拿了本關於“日本反封建聯盟”的初級思想書籍,約定了以後見面的方式,這就急匆匆的走了。每個人走的時候還帶了北一輝送給他們的幾個炸雞腿。對年輕人的胃口來說,裹了面衣的炸雞腿實在是一種享受。
等他們走了之後,安騰大尉問道:“北先生,海軍不會真的要和中國開戰吧?”因為屢戰屢敗,陸軍已經暫時不考慮和中國開戰的事情,戰爭對陸軍的影響非常有限。
“海軍怎麼想已經不重要了,等著看海軍的結果就可以。”北一輝答道。每次和日本人談起關於日本的封建制度,北一輝就感到十分鬱悶。沒有毀滅就沒有新生,對日本封建制度的毀滅必然導致日本上層全部完蛋,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作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暴力的行動!
北一輝唯一擔心的是,革命者如果本身也是一群封建主義者,新的封建統治者推翻舊封建統治者的行動被冠以革命的名義。那就是一場狗咬狗的鬧劇,一場輪流坐莊的鬧劇。除了憑白的流了無數的鮮血之外,意義非常有限。
有北一輝這樣人,自然也會有堅定維護日本封建統治的人。日本海軍中的統制派們基本就是這麼一個群體。他們要維護的是現行的制度,就如同他們的綱領一樣,在軍部的統制下,不使用武力,而透過自上而下的合法途徑,進行平穩緩進的國家改革。
對於已經開始成型的中國包圍網,統制派大佬們是極為滿意的。在陸地上不能與中國爭雄,那就在海上扼制中國的力量。這次中國派艦隊到荷蘭示威,這讓統制派們拍手相慶。同盟關係需要維護,一旦英國與荷蘭都踏上反華的道路,加上中國的強硬態度,這個同盟只會越來越穩固。日本當然也有自己的打算,日本要做的就是巧妙的玩弄手段,把中國人的怒火引向海軍實力最弱的荷蘭。既然不能遠涉重洋,中國能做的就是把怒火指向陸地接壤的英國。那時候日本的重要性就會凸顯出來。至於中國越過對馬海峽進攻日本本土,日本方面認為自己能夠守住這條海峽。儘管被英國人賣了一次,日本方面卻依然相信英日同盟是保障日本本土不遭受中國進攻的。
日本有自己的想法,中國卻沒有理由跟著日本的指揮棒起舞。海軍編隊前往荷蘭示威回來之後,諸多新裝置討論就上了議題。過於精密的實驗性裝備有其優勢,但是卻不實用。鐳射之類的裝置就被排除在定型軍艦之外。陳克對此並不覺得可惜,畢竟鐳射與電晶體技術發展是在二十多年之後才得到了全面應用,包括雷達技術也進行過無數次的革新。
二戰水平的戰艦並不是21世紀中國的054軍艦,所謂下餃子指的是能夠大量製造。有雷達,有聲納,這就是好軍艦。剩下的關鍵就是海軍航空兵的魚雷攻擊機。什麼軍艦都扛不住被二十幾條魚雷擊中,就算是日本建造的大和號那種變態也是一樣。
義大利的工業水平雖然不高,在船舶設計方面的水平卻非常出色。大蕭條讓義大利人也頂不住了。他們終於低下了高貴的頭顱,向中國提供了很多造船技術以及船舶設計思路。與德國人提供的傳播設計思路一比,中國工程方面的感覺義大利人的設計更加科學合理。雖然很多設計需要的材料義大利人自己造不出來。這並不能阻止義大利人的想象力發揮出功效。由義大利與中國共同設計的25000噸航母的等比例模型已經在武漢與上海同時開始搭建。這些軍艦將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在船塢中。
在此之前,中國也不準備就這麼傻愣愣的看著日本耀武揚威。解放臺灣的戰役已經排上了日程。
“解放臺灣的關鍵就是能夠運部隊上臺灣,運物資能夠維持部隊進行戰鬥。所有核心就是運輸線。”海軍政委秦守在軍委會議上解釋著臺灣戰役的設計。
理論上從福建到臺灣海峽建立起一條補給線就能完成任務,消滅了日本在臺灣島上兵力之後,戰爭就基本結束了。除非日本能夠徹底斷絕這條補給線,然後從容的運送十幾萬兵力到臺灣,剿殺了臺灣島上的中國軍隊。
“現在的關鍵就是海軍航空兵、海軍水面部隊、以及水下部隊的配合。”秦守說的很簡單。他並不想吹牛,實際上海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