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章 任命

交州的時候後方也有援軍照應,省的東吳偷襲。”

顯然,經過糜芳、傅士仁事情之後,蜀國君臣已經吸取了被偷襲的教訓,無論是挑選人的忠誠能力、還是對孫權的防範都做到了最好。

李世民點了點頭,那就這麼定了,“命費禕為武陵太守、柳隱為將軍,即日啟程,另派楊儀、馬謖、向寵前往長沙,協助魏延鎮守荊州,防備東吳。”

“臣等遵旨。”

李世民在臨來時候曾經囑咐過魏延,說自己會將馬謖派來,而馬謖雖然飽讀兵書卻只適合當個參謀,不可獨自領兵,甚至連劉備對馬謖言過其實的評價也告訴給了魏延,他相信魏延會聽自己的。

至於楊儀,此前他一直在荊州,與魏延並不相識,因此也就沒有交惡,有了自己的提醒,相信魏延知道自己該怎麼辦。

至於向寵,就是怕萬一真有文武不和的事情出現專門派過去過去調和的,連諸葛亮都誇讚性情淑均,曉暢軍事的人肯定無論是能力還是性格都是無可挑剔的。

既然已經安排好了去荊州的文武,李世民又開口道,“還有一件事,竟然已經得了長沙三郡,朕欲使者遣與孫權講和,諸位愛卿可有意見?”

趙雲疑惑的問道,“陛下既然已經做好了與孫權開戰的準備,怎麼又派使講和?”

“我攻下武陵三郡是根據先帝與孫權的湘水劃界協議應得的,不過是把南郡變成了長沙罷了,派個使者告訴孫權是他偷襲在先,可不是我先動兵戈。”

李世民之所以多此一舉,要的就是兩個字:大義,雖然劉備與孫權約定的湘水劃界所有人都知道不過是緩兵之計罷了,但不管怎麼說是你偷襲在先,在大義上我有優勢。

諸葛亮略一思索就想通了其中利害,陛下真是好計策,將大義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師出有名。

“怎麼樣,諸位卿家可有推薦的人選?”

李世民話音剛落,只見一人主動起身,“啟奏陛下,鄧芝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