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丞相的意思是………”
“這個荀運應該就是荀家的某位子弟,荀彧兒子都有可能,不過荀彧長子也叫荀惲,大家族中還是比較注意同名的事的,總不能是假死脫身吧。”
李嚴開口道,“這可說不準,荀文若在魏國雖然比較尷尬,但有多少大臣是他親自推薦的,很多人都欠他一個大人情,他兒子假死脫身也不是不可能。”
“別想那麼多了,等出完成績的時候親自問問不就知道了。”李世民放下手中的試卷,又看向另外兩張優秀答卷,也還都不錯,只是比起上一個差一點感覺。
看了看試卷上的名字:陳佐、司馬敏,李世民嘆了口氣,“果然啊,現在這個時代世家是無法被替代的,只能徐徐圖之。
不過好在我們已經開始做了,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他們明明可以不派家族子弟來參加的,可是他們來了,這就說明他們怕了,他們覺得我們是有可能成功的。世家的押寶,我早就有所耳聞了。”
李嚴皺了皺眉頭,開口說道,“司馬敏是司馬八達之一,司馬懿最小的弟弟,現在不到而立之年,至於這陳佐嘛………”
“陳群的侄子,”一旁的劉琰接過話,最近他為了造謠可沒少蒐集各個世家的情報,對於各家族的子弟也是十分熟悉,“這個陳佐就是陳寔的曾孫,按輩分來說自然也就是陳群的侄子。”
李世民冷哼一聲,開了個並不好笑的玩笑,“沒想到我們這也能湊齊陳荀司馬三個家族的人。”
將幾份試卷都放回遠處,李世民又看了看剩下的幾份試卷,有些疑惑,“陳荀司馬都來了,怎麼不見江東顧陸朱張四大家族的人?”
“如果說曹魏勉強能算曹丕的魏國,那江東只能算是世家的江東,他們才不屑於來此呢,這次來參加科舉的世子也數江東士子比例最少。”
原來如此啊,李世民點了點頭,猛然想起來要丞相給孩子取個名字的事,“朕還有件私事麻煩一下諸位愛卿,皇后有喜的事想必各位也都知道,你們說孩子叫什麼名字好。”
李嚴勸阻道,“陛下有些心急了,連是皇子還是公主都不知道呢,這怎麼取名,而且這也不是黃道吉日,如此隨意還是有些草率了。”
想到了自己那個倒黴孩子,李世民有些惆悵,黃道吉日也沒用,人不行就是不行,“就當是個男孩吧,不用這麼嚴肅,鄧艾,你說,朕的孩子叫什麼名字。”
“啊,我說?”
鄧艾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怎麼老讓自己當出頭鳥啊,唉,我希望自己的孩子為國效忠,準備給他取名叫鄧忠,陛下的孩子也一樣吧,“不如單子一個忠吧,為國效……嘶…”
鄧艾話還沒說完就被一旁的董允狠狠的踩了一下腳,也不知道一個文臣哪來的這麼大的勁。
董允把鄧艾打斷以後悄悄往旁邊挪了挪,踏馬的不要命了,陛下和皇后的第一個孩子,而且還假設的是個男孩,那不妥妥的嫡長子,未來的儲君嗎,你讓他為國效忠,一般情況下什麼時候才輪得到皇帝為國效忠,亡國的時候!
不行,我還得挪挪,省的到時候濺我一臉血。
劉忠?李世民細細品了品,倒沒像董允似的想那麼多,只是這名字確實不像個皇子的名,“丞相覺得什麼名字好,不要說瞻、尚這些字。”
諸葛亮輕咦一聲,陛下怎麼知道這是我選好的字,略一思索,諸葛亮開口道,淵者,深潭也,潛龍在淵……”
聽到前半句李世民就知道諸葛亮想說什麼了,“得,你們就當我沒問過這個問題,繼續判卷吧,我出去一下,省的打雷的時候連累到你們。”
唉,這應該是我第一次打斷丞相吧,不打斷不行啊。
既然陛下下了命令,雖然諸葛亮不知道陛下在亂說些什麼,但還是聽話的繼續看起了試卷,房間內又陷入了寂靜之中。
“要不要也搞個凌煙閣呢,”看著皇宮中好多空著的大殿,李世民突然竄出來這麼個想法,這次來的凌煙閣三十六功臣也不是不行。
想了想,李世民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還是等統一天下後在定都長安或者洛陽後再說吧,現在搞凌煙閣,姜維這些人拿頭進啊。”
…………
“陛下!參見陛下!”
剛走出皇宮就聽見有人喊自己,李世民扭頭看了看,原來是張苞和馬超混在一起了。
李世民調笑道,“孟起的病好了?張苞出的考題可是犯了眾怒了,你和他混在一起小心被恨屋及烏。”
張苞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