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宮的御書房中,劉禪給諸葛亮的木像上了兩炷香,相父啊,你在天有靈,不要怪我,朕保證沒有下次,如果再有下次就讓我終生不舉!
高忠賢無奈的捂住了臉,陛下呦,這不是神龕,這是木像,而且沉香木易燃,你這麼做也不怕給它點著嘍。
很顯然,劉謙並不知道沉香木易燃的事情,它回想了一下這幾天的所作所為,“忠賢,我這幾天是不是真的有點過分?”
高忠賢點了點頭,“是的,挺過分的。”
你踏馬還真敢說啊!
劉禪嘆了口氣,相父的木像畢竟不是相父本人啊,就算現在我知道悔改也晚了。
“可惜了黃休和魏振,剛剛被皮鞭沾鹽水抽了幾十鞭子,傷還沒好就又被鵬舉帶走殺雞儆猴了。
他倆本來就沒什麼大錯,太監怎麼可能攔得住一心想玩的君王。”
“臨分別的時候,嶽元帥偷偷告訴我,黃休和魏振他不會殺,只是會給個教訓。”
“為什麼?”
劉禪有些驚訝,雖然他也不想讓魏振和黃休死,但是岳飛怎麼可能徇私枉法呢?
“他說畢竟是陛下親自求情,臣子豈能違命,小懲一下即可,幾日之後便會送回宮中。”
“鵬舉啊,還真是………”
劉禪嘆了口氣,他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岳飛了。
以前一直覺得鵬舉是第二個相父,現在看來岳飛就是岳飛,不是任何人的影子,只不過和相父一樣有能力和忠誠罷了。
“你覺得岳飛是個怎麼樣的人?”
劉禪看向高忠賢,他想聽聽別人對岳飛的看法。
“奴才一個宦官,哪有資格評價嶽元帥。”
“是嗎?”
劉禪冷笑一聲,“你評價昭烈帝、後主劉禪的時候可是滔滔不絕呢,說說對鵬舉的看法,朕不會告訴他的。”
可是他們都死了好多年了,高忠賢在心中吐槽。
“怎麼說呢,嶽元帥無論從哪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完美之人。
論文,別的不說,一首《滿江紅》就可以與我朝百餘年來的文人墨客並駕齊驅毫不褪色。
論武這就不用奴才多說了吧,百戰百勝,大破金兀朮,要不是……秦檜迷惑陛下,興許陛下現在已經在汴京治理天下了,也就是出生的晚,不然別說七十二將,就連武廟十哲都有資格競爭。
論為人,嶽元帥品德高尚,麾下軍隊“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奴才實在想不到歷史上有誰可以和他相比。
如果說有什麼小小的瑕疵的話,那就是性子太剛猛,陛下被秦檜蠱惑,差點讓嶽元帥含恨被害。”
劉禪點了點頭,他確實沒想到高忠賢一個宦官對岳飛的武將也這麼高。
如果那時候黃皓與伯約也是如此,是不是我就不會亡國了呢。
可惜啊,伯約有鵬舉的忠誠,黃皓沒有高忠賢一樣的公正。
“對了,你說的那個武廟十哲是什麼東西,七十二將又是誰?”
“武廟嘛,與文廟相對,乃是唐朝皇帝設定,以姜子牙為主祭,漢朝的張良為配祭,挑選出歷朝歷代的名將進入武廟。
本來只有姜子牙以及包含張良在內的十人,這十人稱為十哲。
後來採用顏真卿建議增加六十四名將為從祀,我朝真宗的時候,六十四將改為七十二將,其中將領也多有變化。”
劉禪點了點頭,這傢伙懂得還蠻多的,“姜子牙距離這個時代久遠,我不換,張良輔佐大漢高皇帝建立大漢,也是應該的,其餘還有誰,我看看鵬舉可以把誰頂替掉。”
“陛下,嶽元帥還活著呢,這麼做的話不太好吧。”
劉禪輕輕咳嗽兩聲,“朕這樣就是好奇,你趕緊說給朕聽聽。”
“一開始的十哲左列是白起、韓信、諸葛武侯、李靖和李積,右列是張良、司馬穰苴、孫武、吳起、樂毅。
後來我朝太祖認為白起殺降,不配在裡面,日後又有調整,將張良升為配享,不在十哲之中,又將吳起換下,以管仲、范蠡、郭子儀補上。”
這個太祖有病吧,打仗能打贏不就好了,管他別的幹什麼。
“七十二將都有誰?”
“這個,奴才記不全,太多人了,只記得三國時期,以及唐朝的一些人。”
劉禪嘴角扯了扯,太刻意了吧,這是為了討朕關心故意惡補的三國知識?
“朕就要聽三國時期的,別的朕不敢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