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曉精通星象,你說北方星明氣旺不可進攻?”
李世民沒有正面回應,而是反問道。
“陛下謬讚,略微知曉罷了,”譙周還以為李世民在誇自己的,謙虛的點了點頭,“不過陛下放心,雖然北方氣象正盛,卻帝星紊亂,將星明亮,只需要耐心等待機會即可。”
“你的星象比起葛孝先如何?”
李世民明知故問,這葛玄葛孝先據傳是左慈的徒弟,與張道陵等人同為四大天師,無論是觀星還是望氣都絕非譙周可比。
不止如此,葛玄還有個侄孫叫葛洪,就是寫出《抱朴子》的那個葛洪,那個寫出九字真言“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的葛洪。
“這……”
雖然不知道陛下說這是什麼意思,但譙周還是如實回答,“葛玄道人云遊四方,道行高深,奇術甚多,微臣雖沒見過,卻自知遠遠不如。”
既然你沒見過可就別怪朕信口開河了,李世民打定了主意,開口道,“朕當日與張苞關興攻打荊州之時,曾偶遇葛玄。
他曾親口對朕說大漢雖衰卻不亡,曹魏篡逆上位,國運必不長久!你說,你們兩個朕該相信誰呢?”
譙周第一反應是不信,“只聽聞葛真人乃丹陽人,又在江西學道,沒聽說去過荊州啊。”
“住口!”李嚴走到他面前大聲的呵斥道,“你自己不也說了葛玄雲遊四方,難道陛下會騙你不成?”
“陛下恕罪,臣只是,只是………”
譙周只是了半天也沒只是出個所以然,只是心裡難免泛起了嘀咕,陛下確實沒必要騙我,難道真是我學藝不精沒看出天象中隱藏的資訊?
“別隻是了,過了今天自己去交州那邊吧,看看那邊的百姓過的如何,看看按你說的休養生息差距會越來越大還是逐漸縮小。”
李世民面無表情,在這麼多人面前反對北伐,這個懲罰已經很輕了,自己還真不敢把他派到長沙、武陵這些地方,生怕他接著勸降。
“臣謝恩。”
看著滿臉疑惑退下的譙周,李世民笑了笑,自己剛許給他們官職,譙周就跳出來因反對北伐被處罰,恩威並濟,這也算是歪打正著。
“陛下真的遇到過葛玄?”諸葛亮身後的劉曄悄悄問道,他可是跟著曹操見過左慈的,因此不免有些好奇。
李世民看了一眼一臉期待的劉曄,小聲說道,“子不語怪力亂神。”
一聽這話劉曄就明白了,不過想來也對,星象什麼的信但是不能全信,要是真的能透過看星星就看出勝負的話以後就不用打仗了,直接看星星得了,省時省力還不用死人。
北伐啊北伐,劉曄突然一陣後怕,如果陛下不是堅定的主戰,如果再過幾十年等老一輩人都死的差不多了,是不是真有可能等魏國恢復元氣後一口吃下,還好沒有如果。
雖說一日英雄拔地起,蒼生又添十年劫,但要沒有英雄,恐怕蒼生劫難不止十年啊,就像曹操說的一樣,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諸位,朕對臣下向來是有功必賞,有過必罰,譙周說的話本身就是錯誤的,理應受罰,你們也是,朕不會因為你們是第一批士子就對你們寬厚,相反,朕要對你們的要求更加嚴格!”
看著一臉嚴肅的眾人,李世民知道重話說的差不多了,再說就容易適得其反,“當然,你們若是有功朕也會優先考慮你們,畢竟你們是後來者的表率。”
“陛下萬歲,”不知是誰帶的頭,眾人齊呼萬歲,皇宮中因處罰譙周而凝滯的氛圍輕鬆不少。
“來,”李世民舉起面前的酒,“諸位,請盡飲此杯,朕的大漢需要你們!”
“謝陛下,”包括諸葛亮和暗處的劉曄一同將面前的酒飲盡,然後看著已經站起身的李世民。
“拿紙筆來!”趁著興致正高,李世民大手一揮,讓下人將紙筆取來,抄襲這件事和背刺一樣,只有一次和無數次。
諸葛亮看著身邊揮毫潑墨的李世民,腦海中浮現出不知道浮現過多少次的想法,這真的是我從小看著長大的陛下嗎,為什麼感覺比我還要全能。
良久,李世民擱筆停手,一篇傳世之作躍然紙上,諸葛亮伸頭望去,別的不說,就這字型絕對是自己見過最好的字,比蔡邕、鍾繇這些人的字都要好,只是為什麼感覺有形無神呢,遠遠不如陛下平時寫的字神形兼備。
“建興二年,歲在甲辰,暮春之初………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李嚴一字一句的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