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朝堂大臣如何?”
臨上朝時,劉備看向了自己身邊的一群年輕人,長得倒是各個人模狗樣,面若敷粉,不知道有沒有真才實學。
“文臣驚世絕倫,武將用兵如神……”
劉備打了個哈欠,對於那人吹捧的話根本沒興趣聽。
看來是朕想多了。
就在劉備大失所望,準備走上朝堂的時候,他突然發現了一個年輕人站在人堆裡一言不發。
不僅不說話,甚至還對開口吹捧之人露出了厭惡之色,這一下就吸引到了劉備的注意力。
劉備回想了一下,發現自己腦海裡一片空白,並不知道眼前的人姓甚名誰。
“你,你有什麼看法?”
劉備指了指沉默的人。
“陛下真要臣說,請陛下恕臣無罪。”
有意思,竟然敢和皇帝討價還價,就是不知是裝模作樣還是肚子裡真有貨。
“那就要看看你回答的怎麼樣了,如果確實針砭時弊,朕恕你無罪,若是故弄玄虛,別怪朕重罰你。”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而已!”
這一句話和劉備方才心中所想一模一樣,不禁讓他再次打量起這個丰神俊朗的年輕人。
“這話是你想出來的嗎?”
“此話乃是家父好友阮籍所言,被臣拿來描述大臣,不僅僅是大臣,整個天下都沒有英雄。”
“整個天下都沒有英雄,那朕算什麼?”
劉備對這個出言不遜的年輕人感起了興趣,有點意思,就不怕世家大族的報復嗎。
“英雄會老也會死,魏武,劉備,孔明,宣帝,這些人才算英雄,陛下是英雄的後代,我們是英雄臣子的後代。”
只是還是不夠大膽,不然怎麼會把司馬懿也稱為英雄呢。
劉備嘴角微微上揚,不過也算是個可塑之才,“你叫什麼名字,官居何職?”
“嵇紹,嵇康之子,現任給事黃門侍郎。”
嵇康?
劉備搖了搖頭,自己不熟,沒什麼印象。
“行,嵇紹是吧,朕記住你了,等散朝後來找朕。”
…………
“朕來了!”
劉備大喝一聲,把朝中早就等的不耐煩的大臣嚇了一跳。
“臣等叩見陛下。”
群臣照例行禮後,劉備卻是笑眯眯的盯著他們,沒讓起身。
這個是楊駿,那個是石崇,這個人……腦子裡沒印象。
劉備把朝堂上的人和個記憶中的人聯絡起來,發現除了幾個重臣之外根本就記不太清。
“各位大臣平身。”
劉備扯了扯嘴角,等他們各自落座後把目光放在了一個較為偏僻的角落。
那裡的人…司馬衷也有些印象,因為他寫的書很受司馬炎重視,讓司馬衷吃了很多苦頭。
那本書的名字好像叫《三國志》,那個人好像叫陳壽,是譙周的弟子。
“今日是朕第一次上朝,不論國事,只論魏、漢、吳三國君臣得失,從其中吸取教訓。”
劉備清了清嗓子,他要先從這些人的評價中摸清楚這些人的態度,然後分別予以重任。
當然了,由於自己對其中的一些人連叫什麼都不知道,劉備會讓人把他們的名字都記下來。
其實劉備還是想多了,因為以司馬衷的智商,就算是當朝問出說話之人叫什麼名字也不會有人見怪,這麼多年過去,大臣們早就習慣了。
“陛下,今日是您登基的第一天,大臣們商討的應該是改元等事宜,評價三國君臣是不是有些不妥?”
身為輔政重臣,楊駿覺得自己的建議很有道理,不過劉備壓根沒搭理他。
“楊太傅,就由您帶個頭吧,隨便說說。”
“老臣說?”
楊駿的笑容僵在了臉上,他沒想到司馬衷竟然會反駁自己的想法,可是今天是上朝第一天,尤其是當著這些朝堂大臣的面,他也不敢拒絕劉備的話。
“好吧,那臣就說說魏武帝曹操。”
楊駿一開口就是個重量級,一下子就抓住了劉備的眼球。
他知道,在晉朝君臣眼裡,只有魏國才是正統,晉承魏制,魏又是漢禪讓而來,再者,他們這些大臣的父輩祖輩,大多數又是曹丕,曹操的臣子,所以他們對曹操的評價也不錯。
“臣以為,魏武允文允武,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