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這邊剛剛確定了諸葛漢方的身份,馬上又產生了新的疑問。
“既然完整版的《諸葛亮兵法》在你手上,那朕讓你領十萬大軍去救援鵬舉如何?”
“啊,我?”
諸葛漢方汗流浹背,這怎麼把我給搭上了,我只是個勸架的。
再者說了,您老人家御駕親征,一百萬打六十萬,憑什麼一到我就只有十萬人啊?
“這個…,陛下有所不知,臣只是有完整版的兵法,但本身軍事才能並不突出,所以這件事…可能有點困難。”
“陛下,他說的有道理,武侯天縱奇才,又兼勤奮刻苦方才成為三國後期軍事第一人。
諸葛大人和武侯比,無論是天資還是勤奮程度,都差的遠呢。”
諸葛漢方扭頭看了看為自己說話的陸宰,好吧,我承認我比不上諸葛亮,但是陸大人你這話說的挺讓人傷心的。
說小有差距、略有不足不行嗎,差的遠算怎麼回事?
“你們…是在耍朕吧。”
劉禪突然臉色一變,對著面前站著的幾人就是一陣怒喝。
“陛下,臣…臣等…”
王庶幾人大驚失色,陛下怎麼突然開竅了,可是我們真的是為了國家和陛下您好。
只是可惜,地上零七亂八的都是散落的東西,他們想找個地方跪下都沒找到。
劉禪冷哼一聲,“哼,朕就知道,空有《諸葛亮兵法》也救不了鵬舉,事情又回到了原點。”
啊?
什麼?
幾人面面相覷,陛下說的啥啊,難道不是在追究我們編造出了一個諸葛後人,和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最起碼根本不在諸葛漢方手裡的《諸葛亮兵法》嗎?
“怎麼,有什麼不對嗎?”
劉禪看著幾個站立的大臣,“朕的意思是,就算是有兵法又能怎麼樣呢,面對六十萬大軍不還是手足無措?
到最後一切陰謀詭計都沒了用,不還是得硬碰硬的來,所以還是要徵召百萬大軍。”
“不不不,不一定非得硬碰硬。”
雖然不知道怎麼繞了一個圈子又回到了原點,但陸宰知道不能在這個話題上糾纏。
“陛下,剛才不是已經說了嗎,兵貴神速,一百萬大軍集合完畢,一切準備好了再前線,興許元帥頭七都過了。”
“話糙理不糙,雖然陸大人話是難聽了點,但是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可是人少了打不過,人多了又來不及,你們說怎麼辦?”
劉禪攤了攤雙手,此刻他也想通了其中的問題。
“鵬舉不可能撤退的,朕不算了解他,但是朕瞭解另外一個人,而韓世忠日夜奔襲的精銳,面對如此多的金軍,明顯也是去送菜的。”
“有辦法,《諸葛亮兵法》上說,可以用挑撥離間計。”
諸葛漢方突然跳了出來,“陛下可以令劉錡將軍率領一精兵,由陝西一路向北。
既可以勾結蒙古,又能讓金國後方不安。
同時,派出口舌之士潛入金國,對其貴族曉以利害,威逼利誘,最高說動他舉兵叛亂。
如此金人不戰自退,我軍甚至可以藉此出擊,拿下前所未有的戰果。”
“你……?”
劉禪平靜的看著眼前這個和自己相父一點也不像男子。
“你不是說自己不懂軍事嗎,怎麼會想出來這種辦法?”
“這個嘛……兵法上有案例。”
諸葛漢方的笑容有些尷尬,該怎麼說,難道說這是我們早就商量好的對策?
算了算了,還是一切功勞歸死去的武侯吧。
曉以利害,威逼利誘?
劉禪的眼中閃過一抹光,這有點相父舌戰群儒的意思了。
不過也僅僅是有點意思而已,肯定是比不過的。
“有點道理,那你們覺得讓誰去蒙古比較合適?
金國之中,又有誰心懷異心,容易說動呢?”
“人選簡單,我大宋幅員遼闊,人傑地靈,找個飽讀詩書之人還不是輕而易舉。
況且蒙古諸多部落,對於金國的壓迫早有不滿,如果邊境大軍被調離,哪怕咱們不出手,他們自己也會有所動靜。
至於金人嘛…”
王庶搖了搖頭,自己對他們不熟。
“有人,臣覺得完顏亮就是個自命不凡的蠢貨。”
“哦?”
劉禪看了眼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