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4章 戰爭的原因

寬大的官道,有一支數千人的部隊正在疾馳,論裝備之精良,作戰之勇猛,他們甚至不輸任何人。

哪怕是岳飛的背嵬軍,同等數量之下碰上他們也是五五開,這就是皇帝親軍的戰鬥力。

“嘔…”

只是,如此強悍的部隊中間的馬車上,卻不時的傳來令人尷尬的聲音。

“朕早就說過了,朕暈船,你們還非讓朕走水路,這下滿意了吧,讓朕在軍隊面前丟人。”

劉禪臉色發白,其實他肚子裡的東西早就在船上吐的一乾二淨了,只是由於心理原因還在嘔個不停。

“不丟人,不丟人,他們不敢笑話您,再說了,這不是讓陛下您換走陸路了嘛,陛下您就別吐了,也吐不出什麼東西。”

高忠賢嘴上安慰著,心裡卻納起了悶,不應該啊,當年從汴京南下,陛下可是躲在海上幾十天還活蹦亂跳的,怎麼昨日只是上了船就面色蒼白,雙腿發抖呢。

他心裡納悶,嘴上不好說,但另一個死活纏著要來的朱熹說起話來可就沒遮攔了。

“陛下,你怎麼暈船了,我聽說您那時候在船上一待好幾天都屁事沒有。”

“什麼時候?”

劉禪一時沒反應過來,他現在滿腦子都是站上船那一瞬間的顛簸與不安感,彷彿回到了孫夫人抱著自己返回東吳的時候。

雖然那時候劉禪還沒有記憶,但隨著趙雲、張飛、諸葛亮等人的輪番恐嚇和添油加醋,劉禪早就對坐船有了深深地恐懼,比御駕親征還要恐懼。

“可能是心理作用吧,不要管他,什麼時候到地方啊。”

作為文官集團的代表,以及本身對軍事也頗感興趣的朱熹,早就對路線圖爛熟於心了。

“預計午後就能到了,李顯忠將軍早早在那等候。”

“李顯忠?”

高忠賢驚訝的叫了一聲,“他不是在西邊打金國,防備西夏嗎,怎麼到了這裡。”

劉禪沒好氣的瞪了高忠賢一眼,難道你想讓朕指揮軍隊,就這三千人朕都指揮不來,還得讓辛文鬱指揮。

三十萬人的大軍,當然是要調來個懂軍事的將軍,雖然李顯忠也做不到如臂指揮吧,但只要不出亂子,安全帶到前線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朱熹,你告訴他是怎麼回事。”

“是!”

朱熹輕輕咳嗽兩聲,開口道,“原因很簡單,在張俊被陛下貶到倭國的時候,原本倭國的劉世勳將軍同樣就被調到了西線。

而隨著戰爭的順利進行,西線已經不需要那麼多將軍了。

正好元帥北進黑山城,又有了之後的那些謀劃,於是陛下乾脆一紙詔書,只留下吳璘和劉世勳在那。

讓劉錡領軍繞路,從蒙古直插金人後方,而李顯忠則是早早的感到距離前線較近的地方,等待著從各地出發的大軍。”

“沒錯,就是這樣的。”

劉禪輕輕點頭,本來自己覺得辛文鬱也不錯,可這傢伙畢竟資歷尚淺,上來就指揮三十萬大軍恐怕難以服眾。

“對了朱熹,你為什麼要跟來,你看人家修緣,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的就在臨安待著,多好。”

“就是就是。”

聽到劉禪這麼說,高忠賢也出聲附和,順帶著還有一絲恐嚇。

“告訴你哈,戰場上那可不是什麼好玩的地方,刀槍無眼。

一不小心中一箭,那可就‘嗝’,眼睛一閉死在那了。”

“去去去,一邊去。”

要不是得在士兵面前顧及自己的名聲,劉禪早就把高忠賢丟出去了。

什麼死不死的,真不吉利,就不能說點吉祥話。

“我和李修緣追求不同,所以他來不是怕死,我來也不是不怕死。”

朱熹說了一番很有哲理的話,不過看劉禪他們兩個的眼神就知道,八成是沒聽懂。

“我突然間領悟到一些東西,叫格物致知,陛下想不想聽。”

“什麼知知?”

劉禪唸了一遍這個有些拗口的名詞,聽不懂,念不對。

“是格物致知,意思是……”

朱熹突然住了嘴,自己確定給他們解釋他們能聽得懂?

“意思是什麼,你快說啊?”

高忠賢催促道。

“好吧,意思就是隻要你對著一個物體目不轉睛的看上三天三夜,你就會知曉他的道理。”

朱熹想了想,用一個通俗易懂的話說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