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無論是我還是陛下,都有自信,這一仗我們必勝,但勝利能到達什麼程度就看各位將軍的表現了。”
見有人沒太聽懂,諸葛亮結合之前的例子,解釋道,“官渡之後,曹操大破袁軍,花了七年才統一北方;赤壁之後,曹操也是並未敗亡,魏國一直延續到現在。
至於之後幾場戰鬥,雖然也有以少勝多,但徹底消滅對方的情況並不存在。所以我還是覺得這場仗更像官渡之戰,而不是垓下之戰。
在這場決戰中,諸位將軍將魏吳兩國的將軍大臣們消滅的越多,日後一統天下的速度也就越快,而如果並沒有消滅對方太多的肱骨大臣,那天下又將陷入消耗戰,所以希望諸位將軍能效死力。”
諸葛亮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哪怕這場仗打完也要有好長一段時間才能統一全國,像垓下那樣霸王死而天下傳檄而定是不太可能的。
李世民低頭笑了笑,看來丞相沒有打速戰速決,也難怪,誰讓自董卓造逆以來幾乎就沒有一戰功成的事呢。
袁紹打公孫瓚,界橋之戰,龍湊之戰,巨馬水之戰幾乎全都打贏,就這要徹底滅亡公孫瓚仍然要等六七年以後了。
雖然那時候袁紹沒將重心放在公孫瓚身上,但也足夠說明要想滅掉一方諸侯有多麼困難。
“朕的想法與丞相有些差異,和上次不同,這次是可以一戰功成,統一天下的。”
看著關興難以置信的表情,李世民問道,“怎麼,不太信?”
“不不不,不是不信,”關興連連擺手,“只是上次都沒有一戰功成,這次我覺得差別也不會太大,除非孫權和曹叡內訌。”
“你們也是這麼想的?”
眾人不說話,不是他們不相信陛下,實在是有了上次長安之戰的教訓,他們不敢再輕易的向手下計程車兵承諾。
只有鄧艾,左瞅右瞅,最終還是鼓起了勇氣,“陛下,我倒是覺得有可能,但是挺困難。”
李世民很是欣慰,各人風格不同,還是鄧艾足夠大膽,“說說你的想法。”
見眾人都看著自己,而且陛下也發了話,鄧艾咬了咬牙,將自己心裡的真實想法說了出來,“其實我也沒什麼特別的想法,記得那是我小時候………”
“少廢話,說重點。”
馬超瞪了他一眼,磨嘰什麼,你怎麼不從孫權怒觸不周山開始說起。
“簡單來說就是嚐到好處了,以小博大,誰不願意?就像是我和仲容偷渡子午谷,危險很大,要不然夏侯楙無能我等就要死在那了。
但收益同樣很大,我和仲容混進長安,與陛下里應外合,要不是我們,恐怕就算攻得下長安也要損傷慘重。”
“你說的這些我們也知道,以小搏大誰都知道高風險高收益,可這次對方不是夏侯楙,是曹休張合徐晃韓當徐盛這些人,他們可不是無能之輩。”
趙雲靜靜的打斷了鄧艾的話,“說吧,你覺得這次怎麼做才能徹底消滅魏吳聯軍,可別告訴我你又發現了什麼古道能直達洛陽。”
“這……我還真沒想好。”
鄧艾撓了撓頭,“但我相信陛下肯定有辦法,有一個能以自身傷亡最小換取對方損傷最大的辦法,就像我之前………”
鄧艾突然意識到自己話說多了,趕緊閉上了嘴巴。
“士載,你之前怎麼了,說出來。”
鄧艾本想矢口否認,但問話的是丞相,沒辦法他只好將自己原本的話說出。
“在攻進長安後的日子裡,我還試著找過有沒別的類似於子午谷的地方,如果能突襲洛陽,或者直奔建業就好了。”
“那你找到了嗎?”
“這個……突襲洛陽,直奔建業的沒找到,直取成都的倒是被我找到一個。”
李世民一愣,不會吧,都這樣了你還陰差陽錯的找到了使命,“是哪裡,不會是陰平吧?”
“我就說嘛,陛下英明神武,怎麼可能不在那裡做準備。”
聽到陛下把地名說了出來,鄧艾一副應當如此的樣子,“是的陛下,就是陰平,此地不比子午道好走,但同樣,若是有人率領領兵從此地攻取成都,那………”
“咳咳。”
張苞輕咳兩聲,打斷了鄧艾的話,“士載,你想多了,陰平高山險峻,無人可行,更重要的是陰平西側乃是峻壁巔崖,只需要幾百人看守,定能讓進犯之敵有來無回。”
“當初曹真讓夏侯楙也是這麼想的,”鄧艾無比認真,他是真的覺得自己這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