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3部分

一大原因。

保羅一世的很多舉措使得他深受波蘭民眾的支援和愛戴。但這沒有個鳥用!他輕而易舉的就被聖彼得堡的軍政集團給推翻了,死於非命。

而庫圖佐夫在那場政變中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他可以說是保羅一世的愛將啊,他的上將就是保羅一世給提拔的,而且保羅一世把他放到了聖彼得堡督軍的位置上,這可就相當於燕京衛戍軍區的司令員,過去的九門提督。

庫圖佐夫如此的一個角色可以說是軍政集團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一個角色,但保羅一世就是在他的保駕護航下,被政變集團輕易地砸碎了腦殼。所以相簿佐夫在隨後的幾年時間裡‘失寵’,是一點也不值得同情的。

亞歷山大一世登基之後與法國的關係有了新的轉折,兩國從友好轉向戰爭,歷經了第三次和第四次反法戰爭的慘敗,俄羅斯再次轉變了立場。隨著第五次反法戰爭的結束,法俄又重新走向戰爭……

外人只看到大國之間外交風雲的千變萬化,卻看不到在兩次對法戰爭的慘敗之後,大批的老一輩俄軍將領被清洗,包括之前說到的本尼格森。

巴格拉季昂、多赫圖羅夫、維特根斯坦、奧斯坦…薩肯等等一批‘新人’出現在了俄軍高層。

亞歷山大一世完全控制著軍隊,特別是在國破家亡的危機得到解除之後,俄軍內部的軍政集團就不可能再‘逼迫’他了。現在沙皇與把本尼格森安排在他身邊,目的也顯而易見。

雖然巴格拉季昂可以說是亞歷山大一世大力提拔的新生代旗幟,但巴格拉季昂現在已經成為俄軍本土派庫圖佐夫旗幟的最好繼承人,這也就別怪亞歷山大一世如此對待他了。

要是巴格拉季昂被解除了軍職,到那個時候,他這位威名赫赫的統帥就只好帶著恥辱走進墳墓了。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驕傲的國防軍

巴格拉季昂比任何人都更清楚,阿斯特拉罕交戰的成敗意味著什麼。他知道祖國期待著他,俄羅斯千千萬萬的人民期待著他,歐洲大大小小無數國王、貴族在期待著他能對戰爭的結局作出一個勝利的回答。這一戰關係著他的命運,關係著俄羅斯和俄羅斯十餘萬軍隊的命運,甚至關係到歐洲的命運,關係到一神文明的命運。

對於巴格拉季昂來說,後兩者的負擔太沉重太沉重了,他不是威臨歐陸的拿破崙,不需要為整個歐洲的前途去考慮,他只需要為俄羅斯為自己來考慮就行了。這前兩者的壓力就足夠重了,誰能夠對關係到自己生死榮辱的事情無動於衷呢?

巴格拉季昂表面上很平靜,是因為他善於在戰鬥最緊張的時刻保持鎮定。他的勇猛和堅持從來不是無謂的勇敢,那只是莽撞,只是無腦,那樣的人俄軍中有千千萬萬,而他彼得伊萬諾維奇巴格拉季昂,能夠從俄軍中的無數貴族後裔中脫穎而出,能夠受封親王,能夠受封騎兵上將軍銜,這靠的是他的大腦。

在戰鬥最緊張的時刻,他能保持頭腦的冷靜;在戰局最危險的時候,他能保持心神的鎮定。

也只有這樣,他才能在申格拉本以6000擲彈兵對抗法軍30000人,掩護俄軍主力得以在200000法軍的追擊之下全身退到維也納茨奈姆大道,任務完成後再率領部下重出包圍圈趕去向主力匯合。在第四次反法戰爭中,正是庫圖佐夫老辣的策略和巴格拉季昂出色的殿後使拿破崙在三皇會戰之前一直沒能將俄軍徹底的擊潰。而在最後的大決戰裡,巴格拉季昂指揮的聯軍右翼對抗繆拉和拉納,在聯軍兵敗時也尚能保持較好的秩序。

這靠的絕不是一味的勇猛,而更多的是智慧的大腦,戰爭的智慧!

而且伴隨著庫圖佐夫的再一次失勢,俄軍上上下下也都看清楚了亞歷山大一世對於庫圖佐夫的偏見,可以說巴格拉季昂已經在接過庫圖佐夫的大旗了,他的一隻手已經握到了軍旗的旗杆上。在這種情況下,巴格拉季昂也就不能再以軍人的身份從軍事的角度上來單純的看待戰爭了。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

這是中國人在自己的軍事教材中剝析戰爭時所記錄的一句話,在二十年前就傳遍了整個歐洲,深受歐洲軍界的認同。

中國人還說,軍人不幹政,但軍人不能不懂政治,不能不講政治。

中國的高階軍事將領都要懂政治、講政治。

巴格拉季昂就是如此,他已經渡過了單純的軍事將領的階段,作為俄軍的一面旗幟他必須將政治。

現在巴格拉季昂的‘政治’就是必須維持著自己的地位,要是東線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