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的就是這位瑭琦。
陳鳴之前看山東情報的時候,對此還甚是有感慨。因果報應不爽啊!
一同在簽押房裡做著的還有衍聖公孔昭煥,雖然山東的團練大臣已經亂了三茬了,王啟緒非軍事之才,他離職後兵權被瑭琦拿到,還沒有輪到孔昭煥,但是孔家在山東的地位非比尋常。現在山東的滅頂之災即到,於情於理都要將孔昭煥請到濟南來商議大事的。
“踏踏……”
一連串急促的腳步聲從外由內,傳進了簽押房內所有人的耳朵中。一個衙門經近乎跑步一樣進來,“粘杆處急報,粘杆處傳來的急報!”
簽押房內五人依舊紋絲不動,衙門經似乎沒料到是這樣的情況。粘杆處啊,這是粘杆處的急報,這麼重要的事,怎麼五位大佬都沒個反應呢?
急報交到了徐績手上,衙門經正要張嘴簡略的彙報一下急報的內容。徐績手指在桌子上輕輕彈了一下,衙門經立刻閉上了嘴,轉身退出了簽押房。
急報很快在五個人手中轉了一圈,簽押房本來就沉寂的氣氛變得簡直要凝固。
“事已至此,也沒什麼好怕的了。吾輩就拼死一搏,以報朝廷隆恩。”(未完待續。。)
第四百四十九章 天下大勢南盛北衰【第三更】
“報,河運總督李大人急報!”
“報,登州急報!”
“報,寧海州急報!”
……
時間進入到八月下旬,即漢中的復漢軍勐攻甘肅之後,陳漢中央也以太子陳鳴為帥,親自提領水陸炮兵三萬餘主力跨海進攻山東。這個訊息陳漢根本不遮不掩,大大方方的亮給幹隆看,可幹隆讓人失望了,他並沒有拿出自己手中珍貴的八旗新軍去山東。
欽差大臣傅恆身邊確實有一批八旗新軍,可那只有五百人。
陳鳴的第一手棋沒有立刻就落在膠州灣,而是下在了煙臺,立刻就讓膠東半島上大批的清軍聚攏到了登州府。而後山東境內的混元教和清水教義軍也劇烈翻騰起來,魯東南、泰安一道又一道軍情急報送入簽押房,幾乎不比膠東差。這兩邊一道道軍情急報連續不斷的送入濟南城,讓巡撫衙門裡冷冽冰寂的氣氛更加濃郁。
八月底的山東巡撫衙門簽押房分外難熬,幾位衙門經都想請辭這個被戲稱為‘小軍機’的地方了。這還哪有往日風水寶地的景象啊?
每位大佬的臉上都能刮下三兩寒霜,每天刮三次都刮不完!
“張大人,如今天下大勢南盛北衰已成定局。在下就不空談什麼大義大非,就算是張大人為了自己考慮,為了家人族人考慮,也該棄暗投明,舉旗反正啊。”
“大人莫不是妄想以膠州之水陸兵,抵擋我數萬大軍?”說話人哈哈大笑。“非是在下小瞧膠州兵馬,這實乃是螳臂擋車之舉啊。以我大軍之力,以我朝太子殿下英明神武,傾力一擊,區區膠州,片瓦無存,皆化為粉齏也。
以小力逆大勢,實屬自取滅亡。大人當三思而後行。”
“再說大人可能還不知,我家太子殿下多念起您之功勳。前年張大人在魯東能愛護農人百姓,約束軍士,少造殺戮,此之功勳可勝過十場大勝。”
張大人臉色頓時動容,“先生莫不是框我?”
“我何必欺騙與大人呢?此事所知者甚廣。卻不是在下胡謅亂編。
太子殿下對大人甚是好感,大人何不就此撥亂反正,保全膠州百姓生民一方平安?”現今的陳漢兵強馬壯,軍費充足,主力軍地方守備軍,兵多將廣,兼能征善戰。滿清的八旗雖然算上了漢軍旗,還搜光了其下的滿漢蒙包衣諸旗,但新軍總數也只區區五萬人,而且軍械上校半數還是老式的鳥槍。
幹隆肯定是想將所有的新式槍炮都裝備給八旗新軍,但他必須考慮到地方的感受,考慮到綠營的感受。幹隆不敢冒那個險,所以八旗新軍到現在燧發火槍也沒有配齊。
而復漢軍守備部隊乃至主力部隊裡,雖也一樣存在著大量的鳥槍和冷兵器部隊,但更換裝備的部隊人數已經早早勝過清軍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復漢軍中會有越來越多計程車兵丟掉冷兵器,換上燧發槍。因為不管是錢糧還是規模、人力,復漢軍的槍炮局比之滿清的兵仗局都要大的多。“大人所在的膠州乃此役首當其衝之地,真要隨滿清一路走到黑,戰事一起,膠州必會被清蕩顛覆,此一意孤行非智者所為啊。”
坐鎮膠州的現任山東曹州鎮總兵張全順面前的這位陳漢說客,已經是第三次來到他門前了。張全順再也做不出‘冷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