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所主導的法土聯盟。
但是伴隨著波旁王朝的倒臺,英國人對法國展開了海上封鎖,法蘭西的商船也就再也不能頻頻往來地中海東西了。
不過在今天計程車麥那港內,最吸引人眼球的既不是滿載貨物而來的埃及商船,也不是那些代替法蘭西人,開始承攬奧斯曼帝國地中海航運業務的義大利城邦的商船,而是一支似乎剛剛從海戰中歸來的船隊。這支船隊的規模很大,看數量多達30艘之多,除了幾艘小型戰船外,那全是大船。雖然小型的五級風帆戰艦也有著七八百噸的排水量,這在地中海這個大澡盆裡也不算是小船了。
除了這些小型船隻外,最令人震撼的當屬那些雙甲板和三夾板的風帆戰列艦了。
自從二十五年前,當時還是第五次俄土戰爭期間,葉卡捷琳娜二世為了擴張俄國在黑海的勢力範圍,派遣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從海上遠征愛琴海,切什梅一戰,奧斯曼帝國的地中海艦隊被徹底消滅。
擁有著16艘戰列艦的強大艦隊啊。
這麼多年了,奧斯曼人也沒能徹底恢復自己的地中海艦隊。
倒是將壓力不斷增大的黑海艦隊不停地加固再加固。
可就算如此,戰爭開啟之後,奧斯曼帝國的海軍也是一場敗仗接著一場。
以至於連自己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都被英國人給惦記上了。
萬幸幾年前的第六次俄土戰爭,奧斯曼帝國獲勝了,北方的壓力減輕了許多。這才真正的抽出精力來照看自己家門口的愛琴海,照看東地中海。
此次他們從中國訂購的軍艦,那就是要全部補充到地中海艦隊的。而士麥那是東地中海沿岸不遜色於亞歷山大港的大港口,也是奧斯曼人的軍艦駐地之一。
大大小小十多艘軍艦停靠在港口,這些戰艦的炮窗數量是如此的密密麻麻,讓人看了頓時為之膽寒。而更讓奧斯曼人心裡震驚的是這些強大的戰艦身上的傷疤。
在馬耳他海域,包括李廣號在內的所有艦船,全都是大致的修補一樣,想要所有的軍艦完好修整,那必須是要進專業修理廠的。
當年奧斯曼人的地中海艦隊有16艘主力艦,其中最大的軍艦載炮84門,也就是一艘二級風帆戰列艦。可現在抵到的艦隊裡,奧斯曼一世號那一級風帆戰列艦的身影無疑是要比先前大出許多的。
這樣強大的戰艦,歐洲的海上強國又能有幾艘?
但也正是因為這些軍艦的強大,如此強大的軍艦都遭受了這樣的創傷,他們在抵到士麥那港的旅途上都遭遇了什麼樣的困難險阻啊?
這個船隊的船隻,包括那些商船在內,幾乎每艘都帶了一些傷痕,最嚴重的一艘三級風帆戰列艦似乎能航行到這裡都已經很勉強了,急需更換破損的桅杆和船殼。
在幾艘奧斯曼帝國引水船的指揮下,船隊船隻緩緩停靠在了一個專用泊區內。那裡有一座大型的修船廠。戰船直接進入進行緊急修理,而運輸船隊在停靠到岸上後,就立刻開始卸貨,卸完貨後就也開進修船廠內進行修理。
特別是那些艘戰艦,它們是重點修理物件,這些軍艦稍後的時候還要駛向伊斯坦布林呢。當它們抵達到伊斯坦布林的時候,那外表必須是光線漂亮的。
奧斯曼帝國的船舶技師們拿著工具爬到船甲板上,然後用船上的滑輪吊車將很多沉重的船板吊上來,以便修理的時候進行更換。而船上的國防軍水軍士兵和奧斯曼官兵們,則除了必要的留守人員外,全都一窩蜂的下到港區碼頭,吃喝玩樂了。
奧斯曼一世號和李廣號首先得到了優先照顧,她們被安排在第一批進行修理。
前者是未來奧斯曼地中海艦隊的旗艦,後者是中國運輸艦隊的旗艦。都有著重要的代表意義。
中西兩國已經正式開戰了。
雖然這個時候的南京還不知道地中海里發生的戰鬥,兩國間也根本沒有宣佈開戰。但戰爭從艦隊在直布羅陀海峽遭遇到西班牙人的截擊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可宣告開始了。
奧斯曼人按照與中國的協約,他們自然也要對西班牙宣戰。
所以,今後的地中海就要徹底的沸騰起來了。
中方的護航艦隊在恢復了戰鬥力之後,他們可以從克里特島出發,襲擊突尼西亞以西的西班牙艦隊。
西班牙人的分艦隊在突尼西亞呆不長久了,因為突尼西亞這個地方那就屬於奧斯曼帝國,在奧斯曼帝國對西班牙宣戰之後,西班牙人的軍艦肯定會撤出突尼西亞海峽。
那裡的海軍力量也就剩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