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2部分

“告訴大廚房,務必保證六點半供應受閱官兵飯食。”

嶽文海唏噓著,然後看到遠處的火龍一樣的隊伍開到集結地,他的目光不自覺的望向了東方的天際……

天漸漸破曉,東方的天際微露出蛋白,雲彩都趕集似的聚集在天邊,像是浸了血,顯出淡淡的紅色。快要落下去的月亮彷彿一塊失去了所有光澤的鵝卵石,絕望掛在西邊的天際,河水不時地向上泛著銀光,沒有一絲風息,然而樹梢微微擺動。月牙湖的水在淺灰色的天空映襯下顯得有點碧陰陰的,漾漾的柔波是這樣恬靜,委婉。

……

軍旗班的佇列也在整頓中,一面面招展的軍旗飄揚空中,它們是復漢軍當下所有建制部隊的旗號,從親衛旅、近衛旅開始,一直到去年夏季才正式組建的甘肅陸軍一師。

這一面面軍旗在這次大閱兵當中,將伴隨著國旗和海陸軍旗第一個接受眾人的檢閱。

每一杆旗幟的旗杆重十斤,長一丈,直徑一寸,加上旗幟和風的張力,整個重量近二十斤,在一般人手裡攥上十幾分鍾就會胳膊發酸、把持不穩。而作為軍旗的旗手,軍旗班的每一個擎旗手都必須做到無論風力、風向與風速如何變化,都軍姿標準,步幅準確,步速均勻的引導受閱方隊氣勢磅礴地透過朝陽門,接受檢閱。

這裡的每一面旗幟都是一座豐碑,書寫著復漢軍從弱到強從無到有的故事。

作為一名文人,嶽文海從來不知道組織一次大閱竟然是這麼的麻煩。當然,嶽文海也知道這當中有很多的麻煩都是因為復漢軍與往昔部隊的不同所造成的。他到現在也沒有忘記腦海裡的那一幕,一排排騎兵,整齊劃一,抬腿落腿,完全一致,那策馬漫步太過震撼,即便在策馬賓士過程中也絲毫不亂,依然整齊的畫面實在太不真實了。

年過半百,有勞累多日,昨夜裡更一夜沒睡的嶽文海當然是疲憊的,可他的神經卻是興奮地。他現在一鬆勁兒,眼皮子就能耷拉下來,但卻是假寐,而不是真真的睡覺。

六點半,受閱官兵吃飯;七點到七點半,觀禮臺的人群也開始吃飯。七點半,受閱官兵吃下最後的水果或是糖果,然後就再不準進食了。

當太陽昇了起來,天空一碧如洗。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照耀著白茫茫的大地,反射出兩眼的光芒,耀得人眼睛都發花。水泥地真的很亮啊。

八點鐘,陳鳴李小妹外加陳鼎三口子起駕出宮,不僅是陳鳴一家,陳惠也露面了,連高氏和老太太都出來了。

朝陽門上旗幟招展,華蓋雲集。穿著元帥軍禮服的陳鳴站在一身宮服的李小妹跟前並沒有什麼不相稱的,而皇帝穿軍裝來閱師,這無疑讓全體受閱官兵計程車氣更加的膨脹。

中國自古就有閱兵的傳統,君王觀師閱兵在史上留下了一筆又一筆的印痕。

從夏商周到春秋戰國,到秦漢隋唐,再到元明清,漢室江山也好,外族王朝也罷,朝代的統治者眼中,閱兵那都是一件大事,一件重要的事。

中國很多的閱兵都跟戰爭能扯上關係。早期的閱兵那更是戰爭的訊號。《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執干鏚舞,有苗乃服。這就是紅果果的閱兵,觀兵以威諸侯,不服的那就開片來打,閱兵禮直接就能變成了戰前的鼓舞大會,還有那戰後的慶祝儀式,都無不彰顯著浩浩武風。

滿清入主中原後在很長的時間裡也保持著這一規律。康麻子東征西討,平南定北,每次出兵都會大閱,但是隨著幹隆朝滿清外在威脅的消除,尤其是準噶爾的完蛋大吉,閱兵很快的就變成了一作秀,校場校閱跟閱兵可不是一碼事兒。後者只是擺給人看的把戲!

按照原來的史長河,這樣的把戲滿清還能擺弄著繼續玩耍上百年。可是這個時空中有了陳鳴,當年的八旗貴胄就只能跑去西北吃沙子和在東北喝冷風了。

陳漢取代滿清成為了中國的主人,一頭沉睡了千年的長龍也開始抖動自己的筋骨,向著地球上其他的地方流下垂涎的口水。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當陳鳴一身元帥禮服出現在朝陽門上的時候,朝陽門內外左右,觀禮臺也好,警衛士兵也好,全都爆發出了轟鳴的吶喊。

陳鳴在城門上露了面後,整個閱兵儀式就開始了。時間八點半,陳鳴在閱兵總指揮陳啟的引領下下了城樓,乘上了一輛六匹阿拉伯白馬拉的馬車。

通體潔白的阿拉伯馬的確是漂亮之極,你甭管它們中不中用,賣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