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9部分

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官員**和權錢交易,數額觸目驚心,有的人就堂而皇之的坐在內閣裡,充當他們的保護傘,這些紅頂商人後臺,堪稱堅不可摧,而這些也基本上是從李經楚嘴裡抖落出來的。

事實上,在查察股票風潮的後期,葉開就把偵查方向轉向了這一領域,動用了情報廳在京城,天津,上海,武漢等地的力量,尋著這些線索,一路查下去,得到的東西更加令人吃驚。

看到回報而來的調查結果,葉開當時也不經喟嘆一聲,如此國家,焉有不亡之理?

“賚臣,你覺得這場案子,該怎麼審?”

被葉開這麼一說,戴鴻慈也清楚這場案子不能按原先那樣審下去,必須要更改審理策略。

“光儒兄,你是出洋五大臣,又掌司法權要,對洋人的審案過程想必也清楚的很,洋人審案子必要有律師,檢察官,動不動還要上訴,所以,案子要想完結,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都有可能,如此一來此案必定曠日持久,而上海的經濟發展也必受之影響。”

案子牽扯到的有不少是銀商聯合會的人,如嚴義彬,陳逸卿,不管是證人還是被告,如果頻繁應訴,勢必會對正常工作造成極大影響,而現在銀商聯合會剛剛走上正軌,可缺不得他們。

“你的意思是大事化小?”戴鴻慈揣測了一下葉開的話,嘀咕道。

“不”

“該怎麼審還怎麼審,良某絕不是讓光儒兄為誰行方便,我意思是把一件大案拆成若干小案,一塊一塊審,一塊一塊結案,這樣以來,就不會造成涉案審理曠日持久了。”

“一塊一塊。。”

說實話,這倒是個好策略,也減少了案件的審理難度,戴鴻慈點點頭,默許了葉開的建議。

“至於我說的‘絕密’部分,恐怕要等到最後了。”葉開壓低了聲音。

戴鴻慈清楚,再度點了點頭。

簡單談了談後,葉開起身告辭。

。。。。。

考慮到整個審理過程又臭又長,葉開只好沉下心來,把心思轉到浦東新區上。

再回去的路上,他又得到了一個好訊息,武備廳的楊文愷已經抵達了上海,奉葉開的命令接管江南製造總局,執行改組的任務,按照接下來幾天的安排,製造總局的一些基礎設施,將會被分裂,拆解下來的機器,裝置,也會由貨輪運到了指定地點。

有李平書的協助,楊文愷的工作勢必會順利一下,同時,改組之後的製造總局,將專門用於軍事武器生產,直接納入武備廳的統一排程下,和北方的三個兵工廠形成優勢互補,為葉開接下來的新軍計劃生產大量低成本的槍械,作用不小。

經過這麼一番改組,葉開夢寐以求的重工業體系也算有了一個影子,當然,這點家當還遠遠不夠,工廠規模還偏小,裝置也略顯陳舊落伍,但起碼也算聊勝於無了,至於擴大規模的事情,等到以後再做考慮吧。

回到總督署,還沒坐下喘一口氣,張嘯光就拿來一封電報。

電報署名是陸海生。

盯著這個名字,葉開一點也不陌生,這是汪精衛所用的化名。

電報內容是請兩江總督到茶庵弄的展覽廳鑑賞名畫。

約定日期為明天下午三點。

“熟人來了,嘯光,明天咱們再去一趟。”

葉開清楚,這些都是拐彎抹角的密語,看罷後,點了一根蠟燭,燒掉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

(第二更)

茶庵弄,咖啡廳,老地方。

葉開,張嘯光,和汪精衛三人準時到了,十分鐘後,胡漢民也出現了,來的時候胳膊裡揣著幾個畫軸,像是提前裝扮了一番。

“聽說良督昨日下令改建大學,還要重用蔡元培先生,可喜可賀。”胡漢民一上來就對葉開這麼說道。

“胡先生好耳目啊”

作為革命黨,胡漢民知道這件事並不奇怪,葉開當初也沒有打算隱瞞的意思,隨即接著道:“蔡元培是教育大家,聞名東南,本督焉有不用之理。”

“我和蔡先生私交甚好,那我就替他謝過良公了。”

“這是小事,不足謝。”

葉開微笑道。

胡漢民看了看汪精衛,兩人心照不宣地點了點頭,幾天內,汪精衛沒少在胡漢民耳前提葉開的名字,大談此人如何如何可靠,合作必定成功之類的話,這倒是讓葉開沒想到,胡漢民對此雖未全信,卻也半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