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書畫,賭石針灸等方面,比較精通而已。”
張無風隨意說道,他話語這算是比較謙虛的。
“呦,你還真是吹牛不打草稿,別以為賭漲了就懂賭石,我可是不服氣的,要不你介紹點經驗我試試吧,我很好奇你怎麼懂賭石呢”
“呵呵,蓉蓉你想了解,自然不是問題。”張無風朝著她溫和說道。
孫蓉蓉微微一呆,感受著張無風別樣的目光,微微一滯,本想罵幾句,竟是出奇的停住了。
“哈哈,無風兄弟既然願意給我們指條財路,我們自然洗耳恭聽,來,邊吃邊談。”
“好好,坐坐坐……”
……
“要說賭石,翡翠的賭石實際上就是翡翠原石中的仔料。
賭石或賭貨是指翡翠在開採出來時,有一層風化皮包裹著,無法知道其內的好壞,須切割的翡翠稱賭石。老廠產的翡翠都有皮,但產在河床中的水石翡翠也為老廠玉,皮很薄或無皮。新廠產翡翠大多無皮,但產在坡積層內的有皮。皮的厚與薄主要取決於風化程度的高低,風化程度高皮就厚。一塊翡翠原料表皮有色,表面很好,在切第一刀時見了綠,但可能切第二刀時綠就沒有了,這也是常有的事。離開翡翠礦山的地方,賭漲的只佔萬分之一(指色料),在翡翠礦山賭漲的機會率要高得多。
翡翠的原石有兩種:山料和仔料。
山料是從翡翠礦山裡直接開採出來的,沒有外皮,形狀不規則,有很多稜角和裂紋,結構粗糙疏鬆,質量不怎麼好,不屬賭石。
仔料,即翡翠的礫石。這是翡翠這種岩石在風化破碎後滾下山坡,被洪水或河水帶入山溝或小河中形成的。在仔料之中,根據翡翠質量,表皮的粗細程度而分為水仔、土仔和水仔返沙三種。在滾動搬運過程中,翡翠礦石碎塊的稜角被磨圓,原來裂紋多或疏鬆的部位被磨掉或崩落。同時,表面被風化成一層厚薄不等的外皮,這樣,翡翠碎塊就變成由外皮包裹的近似圓形或橢圓形的礫石了。礫石有大有小,大的有幾千噸,甚至幾萬噸的,小的如拇指大小。
仔料都有一層粗細厚薄不同的外皮,而且這外皮具有不同深淺顏色,這是由於在地表經風化侵蝕而形成外皮時,各自內部所含的雜質不同,外部的地質環境不同,所以外皮的顏色也多樣化。翡翠外皮的基本顏色有白色、黃色、紅色、棕色、褐色、灰色和黑色。一般色澤淡,顏色的界線也並不明顯,而常常表現出為:淡白色、灰白色、黃白色、淺黃色、土黃色、米黃色、暗黃色、黃紅色等等。
在翡翠原料交易市場上大多為仔料,即翡翠礫石。由於礫石表面有一層風化皮殼的遮擋,看不到內部的情況,人們只有根據皮殼的特徵和在區域性上開的“門子”,憑自己的經驗來推斷賭石內部翡翠的優劣。這就使得翡翠原料交易中,對翡翠原料品質的鑑別成為一件頗為困難的事。這樣的交易頗似賭博,所以人們將帶皮的翡翠原料稱為賭石、賭料或賭貨,把這種商業行為也稱為賭石。既然是賭,那就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就是經驗老到的行家,也難免有看走眼的時候,頗具風險性。然而賭的刺激,賭的神秘和一賭為快的樂趣驅使眾多的人去從事賭石業。因此,有人一夜暴富,從街頭的混混可以轉眼變成百萬富翁;有人頃刻間可以傾家蕩產,由百萬富翁變成窮光蛋。這種事倒是屢見不鮮。
……
一塊未經開窗的翡翠,除了形狀和重量,外表外,誰也說不清裡面是什麼,唯有切割剖開,才能有真實的結論。賭石的人,憑著自己的經驗,依據皮殼上的表現,反覆進行猜測和判斷,當有兩個以上的人提出不同看法時,便產生了賭,切割石頭,行裡稱為“解石”或“切石”。切割後出現了好了種水綠色,稱為“漲”,反之便是“垮”,賭石是賭財力,智慧,膽量和人格的具體表現。
為賭石的類別,在我看來,也就那麼幾點。
第一,賭霧霧是外皮與底章之間的一層厚薄不等的膜狀體,霧要薄,還要透,主要賭白霧和黃霧等,霧賭錯了就輸。
第二,賭種主要賭的是場口,因為每一個場口的石頭都不一樣,賭錯了場口就可能輸。
第三,賭裂主要賭的是石頭是否有裂,有裂就會賭輸。
第四,賭底底意為底章,術語叫做肉頭,主要賭底的淨度,粗細程度,如果底粗、黑、亂就算賭輸。
第五,賭色翡翠玉肉裡面的顏色,沒有色就輸,主要賭正色綠,綠要翠,要多,要活。
至於說賭的方法,也就三個方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