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家老爺的手上,一項如此,自家老爺看到閨女要抱著的。
面對如此場面,馮氏不知道要驕傲,還是要灰心,自家老爺對孩子每個都那麼放鬆,當初五郎的時候就罷了,怎麼六娘老爺還是那麼不離手的抱著呀。
就沒見過這麼喜歡孩子的爺們。好在孩子都是她生的。安慰吧。
有六娘在,自家老爺的臉色緩和不少。不然馮氏不知道要怎麼勸慰這位耍性子的夫君。(未完待續。)
第四百八十章 蕭牆(求月票)
華二老爺抱著幾個月大的六娘,也不用別人安慰,一路上都在絮叨:“六娘乖,可不許學你姐姐,都不知道惦記我這個爹了。”
馮氏在後面張嘴,在閉上,自家老爺身上有個軟肋,不能提大閨女芳姐。
還有個逆鱗,如今不能在華二老爺跟前提池二郎這個姑爺,馮氏已經不止一次聽到自家老爺,咬牙切齒的說四姑爺池二郎了,定義是騙子,把他閨女給騙走了。
看到自家老爺每次對著姑爺的來信,都是那麼的咬牙切齒,跟前的人都能聽到自家老爺嘴裡那可是‘這個騙子,這個騙子的’招呼,整個看信的過程就沒有停下過。
不過事後自家老爺都比較正常,也沒聽說過不許他們同四姑爺來往什麼的,下人只當,當時耳背聽錯了。可惜瞞不住枕邊人呀。馮氏對於自家老爺的心思不說一清二楚,那也是知悉一二的,池二郎這個姑爺,絕對是自家老爺的逆鱗。
馮氏對這個把他親兒子給留在遼東不放回來的姑爺,那也不是那麼待見,不給火上澆油就不錯了,辦事確實不太妥帖,五郎才多大呀,怎麼就捨得給留在遼東那等惡略的地方呀。
再說了他們就沒有想過他這個當孃的兒子不在身邊,會是個什麼心情嗎,所以馮氏不會給池二郎還有芳姐在自家老爺面前開脫,隨著老爺說吧。
當然了馮氏更知道,自己這個當人繼母的。就是說了在自家老爺面前,那也不太有分量。尤其是事關芳姐這個繼女的。
果然就聽到池二老爺說道:‘等我家六娘挑夫君的時候,爹爹定然睜大眼睛給六娘看,肯定挑一個合心意的。’
意思就是四姑爺不太合心意。邊上的丫頭婆子都低著頭,裝作沒聽見,主子們的世界,他們不懂,也不想懂。
馮氏對於芳姐也沒有什麼可挑剔的,至少面上沒有什麼能挑剔的,就是有那麼點意見。也釋然了。總埋在心裡。憋得慌,使勁往開了想吧。
沒法子呀,他兒子在遼東那是有個名師在的,這裡面的好處馮氏都要能背出來了。
別說自家老爺跟馮氏說了多少遍。就怕馮氏心眼小。記恨上自家閨女。
就是做御史的祖父都特意把馮氏給叫回府去。鄭重叮囑了好幾遍,不能記恨出嫁的芳姐,要心懷感激。能有這麼一個名師,對於五郎來說那是天大的好處,別人求都求不來的。
不但不能記恨,還要感激在心。就差讓馮氏給這個繼女弄個長生牌早晚三炷香的燒了。
跟誰說理去呀,自從嫁到華府,馮氏不止一次的被他家祖父如此叮囑了一遍又一遍了。
對於芳姐馮氏那是有著深入骨髓的認識,要感激,不能記恨。還不能心裡有一點的反彈。
馮老御史那是把他家孫女,三不五時的叫回去敲打一遍,就怕這個孫女得意忘形之下,招惹了不該招惹的人。
怎麼看自家孫女也不是華家女痞子的對手,老御史能放心嗎。
華二老爺對馮氏好了,老御史要敲打馮氏,孫女生了華二老爺的兒子,老御史還要敲打馮氏,總之只要看著自家孫女多了那麼一點點的籌碼,老御史就要敲打馮氏。
唯恐馮氏仗著這些依仗,亂了心思,招惹了哪位敢跟他拍桌子的活祖宗。
沒看到都到了遼東了,人家還能過得風生水起嗎,誰家閨女有這個本事呀。自家孫女老老實實的在後宅貓著,平安過一輩子就行了。
馮氏對於芳姐,那就是從姐妹情分,升級到母女情深,到現在被他家祖父給思想教育的升級到恩人,祖宗的境界了。要敬著,要供著,要好好地哄著。
當然了這個閨女做事讓人挑不出來毛病,送來京城的禮物,每次都沒有落下過他這個繼母,能夠壓過他這個繼母的,就是她的親生閨女六娘,你說他能跟閨女爭嗎。肯定不能夠呀。
還有一個是他夫君,爭什麼呀,夫君的東西還不都在他們二房的內褲裡面呢,將來都是兒子的。別說馮氏是個精的,就是個傻的,也知道閨女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