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任何國家都不可能解決任何重大的國際關係問題……”這其實是美國對丘吉爾和斯大林莫斯科會晤(兩人可能就東歐問題私下達成協議)所發表的宣告的翻版。美國的宣告這樣說:“在這場全球性戰爭中,沒有美國不關心的問題——無論是政治方面的,還是軍事方面的。”利益的嚴重衝突終於不可避免了。

昔日的大國現已成為中等國家,它們的崩潰是超級大國崛起的另一種襯托。那麼這些國家的情況如何呢?需要立即說明的是,德、意、日法西斯戰敗國的情況,不同於1945年後的英國和法國。戰火剛剛平息,盟國就著手實施自己的計劃,以確保德、日不再成為對國際秩序的威脅。這些計劃不僅包括對兩國實行長期的軍事佔領,而且還把德國分為4個佔領區(後來合併成兩個德國)。日本像1943年的義大利那樣,被剝奪了海外領地;德國喪失了它在歐洲所取得的一切利益和東部古老的領土(西里西亞和東普魯士等)。戰略轟炸、運輸系統使用過度、住房條件的下降、許多原料不足和出口市場的縮小,已經給兩國造成了巨大的災難,而盟國對其工業的控制、(在德國的)拆遷工廠,又如雪上加霜。1946年德國的國民收入和國民生產總值竟不到1938年的1/3。真是可怕的倒退。日本經濟也出現類似的倒退情況。它在1946年的實際國民收入只相當於1934—1936年間的57%;製造業的實際工資也只相當於這一時期的30%;對外貿易量微乎其微,甚至兩年後的出口量才只有1934—1936年間的8%,進口量則為18%。日本的海上航運在戰爭中被破壞殆盡;紗錠數量從1 220萬支減少到200萬支;煤的產量減少了一半,如此等等。德、日作為強國的日子,無論從經濟角度看,還是從軍事角度看,似乎都結束了。

。。

兩極世界的穩定與變革(8)

義大利雖然在1943年就改變了立場、加入了盟國,但其經濟情況也一樣暗淡。盟軍在義大利作戰、轟炸持續時間達兩年之久,橫掃了義大利半島,極大地加劇了墨索里尼戰略冒險所造成的破壞。“在1945年……義大利的國民生產總值倒退到1911年的水平;與1938年相比,實際下降了40%。儘管戰爭給人口造成了損失,但由於義大利在殖民地的移民被遣返回國,向外移民停止,義大利的人口激增,致使生活水平降低到驚人的地步。如果沒有國際援助,尤其是美國的援助,許多義大利人就被餓死了。”到1945年,義大利的實際工資下降到1913年的。這些國家在這個時期對美國的依賴程度駭人聽聞,猶如美國的經濟衛星國。

在經濟方面法國與德國的情況相差無幾。法國被德國洗劫了4年後,其國土又遭受了1944年幾個月大規模戰鬥的蹂躪,結果“絕大部分水道和港口被堵塞,絕大部分橋樑被摧毀;鐵路系統的很大一部分暫時不能使用。”福侖的法國進出口貿易指數表明,到1944—1945年,法國的進出口實際上等於零;法國的國民收入那時只相當於1938年(法國最灰暗的年月)時的一半。法國的外匯儲備已經枯竭;法郎在外匯兌換中已不被使用。法郎與美元的比率在1944年被定為50∶1。這個比率完全是杜撰的,1年內就降到119∶1。到1949年,當情況比較穩定時,法郎與美元的比率還高達420∶1。這些諸如重建、國有化和通貨膨脹一類的純經濟問題,明顯地影響了法國各政黨,特別是共產黨的作用。

另一方面,“自由法國”曾是反法西斯“偉大聯盟”的一員,參加過許多重大戰役,在西非、地中海東部和阿爾及利亞反對親維希的“內戰”中取得了勝利。在戰爭中,德國佔領了法國,法國人民的忠誠發生了分裂,在這種情況下,戴高樂不得不嚴重依賴英國和美國的援助。但是,戴高樂即使在要求給予更多的援助時,對後者也不滿。由於英國迫切希望法國重新成為歐洲的軍事大國,以接替正在垮臺的德國去同俄國相抗衡,所以法國獲得了許多大國的待遇和地位,如在德國有佔領區,在聯合國安理會擔任常任理事國,等等。法國雖未能恢復它在敘利亞和黎巴嫩的委任統治,但它重新確定了自己在印度###、突尼西亞和摩洛哥的保護國地位。隨著政府海外部的建立和海外領地的獲得,法國仍是世界上第二大殖民帝國,並決心保持其殖民帝國的地位。在許多外國觀察家(特別是美國人)看來,法國在經濟上如此虛弱不堪並嚴重依靠美國財政援助過活時還想躋身於世界上第一流大國之列,純屬“偉大的瘋狂”。事實也確實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戰極大地改變了全球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