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偵察,我們發現,很難接近段祺瑞。所以,我們的計劃是,遠端狙擊。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
8月24日早7:33,劉叔同看到段祺瑞後,瞄了一下,很快就開了一槍。
八百米外,一槍爆頭。
……”
我在事後看到報告時,不由自主地感嘆說,真該送劉去參加奧運會。
八百米,是個什麼概念?狙擊步槍說是六、七百米,準確率多少多少,那是實驗,是最好的人員,最好成績。一般說來,五六百米能夠保持準確無誤,就是頂尖的狙擊手了。距離越遠,難度越大,風、天氣、沙塵等等條件,都會影響射擊精度。雖然我聽說過,一戰士兵的槍法,要比後來計程車兵槍法好。但是,“八百米外,一槍爆頭”,也過分了點兒。
劉叔同自小習武,身手不凡,新兵訓練結束,就被選入了偵察連。後來,又被選入了“龍牙”部隊。因為劉叔同對射擊有特殊天賦,性格沉著冷靜,心理素質好,被培養成狙擊手。使用的狙擊步槍是特製的毛瑟98。但是,劉叔同也從來沒有想象過,能夠“八百米外,一槍爆頭”。
在回憶錄裡,劉叔同表示,“當時,國防軍已經攻克了天津,包圍了保定。我們已經放棄了行動計劃,然,大家來北平一趟,一槍未發,就灰溜溜的回去了。我們幾個都有些不甘心,就鼓動王元瞿隊長,開上一槍。行動失敗,總也好聽點兒。
於是,王元瞿就讓我開上一槍,然後撤退——反正,距離八百米,我們又早已安排好撤退路線,怎麼也不會有問題。作為一個狙擊手,我就看到段XX時,習慣的瞄了一下,就開了一開槍。我在瞄準鏡裡,看到段XX中彈了,真是驚訝極了。但是,很快,我就把這拋到腦後,我跳了起來,小聲的喊道:‘打中了,我打中了!’……”
事情的經過,就是如此。段祺瑞的運氣太糟糕!
對龍牙來說,這一行動,漏洞百出,只是僥倖成功。但是,這一成功的行動,挽救了“龍牙”特種部隊,使其在以後的歲月裡,發展壯大。從此以後,“龍牙”開始與調查局配合,活動在國內外,計劃越來越周密,行動越來越完善,漸漸威名遠揚,使敵人聞風喪膽。
北平行動,在軍事上是一次成功,呃,僥倖成功的行動。段祺瑞之死,使北軍徹底崩潰,為國防軍迅速解決北軍奠定了基礎,加速了北洋軍閥的瓦解,同時也震撼了各省的實力派,為和平統一中國,創造了條件。就簡單的計算,北平行動至少,提前一週完成戰事,避免了進攻北平城,直接節約開支過億元。
但是,在政治上,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作為一個政治人物,把自己的名字與暗殺聯絡到一起,並不合適。而且,段祺瑞死的很慘,這樣的照片刊登在報紙上,實在是慘不忍睹,給他爭取了幾分同情。再加之,段祺瑞有“造共和”的美名。總之,這多多少少影響了我的聲望。
不管它,我更重視實際,虛的東西,我已經積累了不少,暫時毋須費心。
1918年8月24日,國防軍進駐北平。“賄選”戰爭結束。正式確立了軍政府,在中國的統治地位。
在這一天,我也成為實際的中國領導人。
擺在我面前的問題,依然很多。山西、廣西已經解決,軍隊的整編,已經開始進入實質階段;南三省還在討論中;陝西猶豫不定;四川,恐怕要國防軍出兵;東北三省又如何處置;新疆的問題不大;但蒙古怎麼辦,獨立的外蒙古,我豈能容忍?西藏呢——國防軍的戰鬥力,誰也不會懷疑——然,在海拔幾千米的高原上,國防軍還能夠保持戰力嗎?
此外,我還要廢除所有的不平等條約——不如直接說廢除所有條約算了,顧維鈞拿來的這些東西,我就沒看見哪個是平等的!俄羅斯如此虛弱,我能夠取得多少利益?日本會坐視我統一中國嗎?日本陸軍是否甘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歐戰結束了,我能否在巴黎和會上,分一杯羹?我如何處理與美國的關係?英國、法國呢?德國會不會知道,董氏在1917無限制潛艇戰中,與倫敦的交易?那時候,德國還會是中國的盟友嗎?
還有,最最重要的,中國農民問題,我能夠解決嗎?
一切的一切,都還是未知。
中國,在洶湧的歷史長河中,悄悄地轉了一個彎。
目的地,不明。
……
第51章
國防軍在北平停留了五天,然後,順著熱河和察哈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