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把頭一抬,果然連大河和連大船。齊粟娘看得院門外平頂皂幔暖轎,唯怕再被人看見,又落下話柄。壓低聲音怒道:“你們來此做甚?”
連大河自看見大當家白日裡接了江蘇總壇的密信,便興沖沖去了雲府,過後回來,難掩失望之情。到得半夜,匆匆出門,時近五更悄然而歸,獨個兒在房裡灌了一罈酒,便去了壩上巡查,便知道今兒有排頭吃,已是萬分小心。
沒料到方一開閘,白老五便犯了個小錯,被大當家抓個正著,當時翻臉,老帳舊帳兒一起算,召集罈子裡兄弟,歷數了他亂開杆,引水淹壩、不遵號令等罪過,便要開私刑,剝皮示眾,把全壇上下都嚇了一跳。
大當家的臉拉得像吊死鬼,二當家到鄰縣辦事還未回,罈子裡沒一個敢開口相勸的,只有眼睜睜地看著佈置刑堂。
前幾日雲典史送來白老五那相好丫頭,關在私牢,被大當家審過後,就倔著一聲不吭。那女人今天不知從哪裡聽得這事,哭得讓人心煩,他早上去送飯時,被那女人抓著磕頭,只說以後再不敢胡言亂語,汙了縣臺夫人的名節了,求著饒了相好。他當即就走了出來。這話兒再傳到大當家耳朵裡去,她也不用活了。
他不上十歲,在淮安總壇裡就跟著大當家,別的不明白,這男女之事上頭多少還是看出一點半點,只是不確實。話說回來,大當家是喜歡壇裡的幾個侍妾也好,喜歡縣后街包的那個桂姐兒也好,喜歡養在淮安總壇的那個蘇州戲子也好,那都是趕著奉承大當家的,他說一,她們不敢說二,好辦得很。
只是縣臺夫人可不一樣,且不說她好歹是縣臺老爺明媒正娶的正室夫人,堂堂的七品命婦,又被縣大老爺寵到天上去了,斷沒有出牆養漢的道理。就算她中了蠱,犯了騷,非偷人不可,大當家想在她面前說一是一,說二是二,也是難。就是他都看出來,縣臺夫人雖是對大當家另眼相看,論親近,怕還不如二當家,火候兒還未到呢。
沒想到他正琢磨這事呢,大當家就把他喚了進書房,私下命他和大船換了衣裳,改了裝扮,去草廳子接縣臺夫人過來觀刑。他一聽就明白了,大當家昨晚多半是和縣臺夫人合了氣,過後心裡生了悔,又拉不下臉去當面討好,便尋了這法子下臺階。
他雖是覺著大當家有點糊塗,但凡是個女人,多是見血就暈,哪有喜歡這種討好法兒的?買些金銀首飾、尺頭緞子或是胭脂花粉送過去才對。大當家以前是不在女人身上用心,這上頭的事還不如他連大河想得明白,但他還想留著這腦袋吃飯,所以一聲不吭地應了下來。
好不容易看著人都向壩上去看行刑了,草廳後門前半個人影都無,他叮囑大船把嘴閉緊,就扛著轎子到了,果不其然,縣臺夫人正一肚子火沒處放呢。
連大河陪笑道:“夫人,大當家說,幫裡的人得罪了夫人,為免以後再生閒言,警示眾人,所以才開了刑堂,特請夫人過去觀刑。”
齊粟娘一愣,琢磨連震雲這番舉動是否是來講和,或是表白他未有暗算之心?她當初為了拉上連震雲,還在床上病著時就日日琢磨圖樣,當真是費盡了心血才把圖樣製出來。如今若是把這番心血丟到水裡,她實在有些肉疼。
再者,且不說再找一個連震雲這般做大事不拘小節,能與內宅婦人商談的漕上當家不容易,就說她身在內宅,又哪裡由得她左挑右揀,慢慢等待?
想到此處,齊粟娘緩了語氣,試探道:“大河,受刑的人是誰?”
連大河聽得她留了餘地,連忙道:“回夫人的話,受刑的是白老五,他有一個相好是雲府裡的丫頭,那丫頭嘴碎,想是讓夫人不痛快了。”
齊粟娘沉默一會,道:“那丫頭呢?”
連大河一猶豫,仍是道:“回夫人的話,那丫頭早幾天就關到罈子私牢裡了。”
齊粟娘聽得“私牢”兩字,倒抽一口涼氣,暗忖天下一百二十八幫,私牢絕不止清河這一處。漕幫果真如惡霸土豪一般,膽大包天,目無王法。
齊粟娘左思右想,她不過是想日後陳演轉任河道,家裡的底子賠光後,總要弄個生財路子才能安安生生把河治完。她先讓連震雲承了她的情,日後方好開口說話,若是翻臉倒也罷了,若是還要靠他賺錢,他既來示好,便要加意回致,萬不可過於得罪了他。也不可讓他牽著鼻子走。
“大河,還請轉稟大當家,妾身身為朝廷命婦,斷無觀看私刑的道理。只是大當家一番好意,妾身已是領受,上回得罪之處,還請大當家海涵。”說罷,回身在妝盒中抓了十顆瓜子金,開門賞給了連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