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泉鎮簡單吃過午飯後,調研組直接回煤管局聽取工作彙報。
坐在回去的車裡,李睿腦子裡不斷的思索著,他到目前為止,還未完全摸清楊立青本次調研的真正目的。按理說苟富貴已經向他彙報了建廠的意向,而且定的地點是城關鎮,但今天上午的考察,他絲毫沒有流露出不滿意的神情,這是一種很反常的情況。
李睿想了一會兒,得出了幾個可能的解釋,但他有些不敢肯定,拍了拍坐在副駕駛位子上的何先群道:“楊縣長對青山泉鎮搞煤化工工業園的事好像十分感興趣?”
作為煤管局分管業務的副局長,何先群很清楚楊立青以前對大力發展煤化工業的態度,也知道李睿這樣問的意思,沉吟道:“季書記已經明確表態了,再說這兩年南橋也沒什麼大的變化,前段時間一直在流傳季書記要調到市裡也不知道是真還是假?”
“這麼說縣委和縣府發展煤化工產業園區的意見已經統一了?”
“我估計是這樣,說不定楊縣長和蘇縣長這次的調研就是為開好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做準備的。”
李睿點點頭,何先群的這幾個看法基本和他所想的一致。楊立青在擔任縣長這兩年基本上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政績,更重要的是季發靈已經明確表態了,目前楊立青還沒有膽量和能力跟季發靈對著幹,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就要換屆了,季發靈縱然在這期間不調走也就一年多的時間,楊立青想坐上一把手的位子,不但需要政績還需要季發靈對他的肯定。
想到這裡李睿不禁有些熱血沸騰,如果楊立青真心支援工業園區的建設,那煤管局、青山泉鎮和沈衛東三方共同推進的這件大事就基本確定下來了。如果最終能順利實現,那他李睿在南橋縣乃至彭城市這片仕途上的政績基礎將打得異常牢固,提拔升遷指曰可待,像這樣的大專案、叢集式開發在全市都是數一數二的。還是那句話:政績是硬通貨,關係是潤滑劑,兩者缺一不可!
在煤管局會議室,李睿就全縣煤炭業生產安全管理、推進煤化工產業化發展作了重點彙報,這兩項在今天上午的實地調研中已經有所涉及,不過形成文字的彙報不但有詳實的資料,還有近期和遠期的規劃,讓人聽著就覺得充滿信心。
楊立青聽完彙報後也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希望煤管局的同志戒驕戒躁,自加壓力,奮勇爭先,繼續創造姓的開展工作,一定要積極配合青山泉鎮黨委政斧,把工業園區規劃好,建設好,要建成彭城市第一流的工業園區,成為我們南橋縣工業經濟發展的一面旗幟。本月下旬,縣委就將召開全縣的經濟工作會議,縣委縣政斧已經統一了意見,把煤化工產業的發展作為全縣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把產值搞到十個億,任務艱鉅啊!同志們!這十個億的產值,青山泉鎮要佔到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說你們工業園區引進的專案實現產值必須在三個億以上,以園區為龍頭,為抓手,帶動全域性,實現我們南橋縣經濟的全面突破姓跨越式發展!”
楊立青喝了口茶,把目光投向陳世偉和李睿,神情殷切道:“陳書記、李局長,你們二位重任在肩哪,園區能不能搞好,能不能高起點,能不能現代化,就全看二位的膽識和魄力了,縣委縣府會全力支援你們……”
楊立青聲音高亢洪亮,振奮人心,聽起來他似乎是想大幹一番了,在團體利益與大局利益的權衡下,他似乎也選擇了大局,有拋棄了城關鎮和苟富貴的意思。
“但願他是真心的。”李睿坐在下面暗暗思忖,楊立青應該是一個比較計較個人利益的人,他說得這樣理直氣壯,這樣悅耳動聽,這樣高屋建瓴,大概這就是他心裡真正的想法吧?
只要有了縣委、縣政斧的大力支援,園區建設應該是順風順水的事。
會議結束,由煤管局在豐裕賓館設宴招待。氣氛非常融洽,楊立青還當著眾人的面和李睿喝了兩杯。宴會結束後,楊立青沒有參加李睿刻意安排的業餘活動,其他局的領導自然也不好單獨留下,紛紛各自回家抱老婆去了。
李睿因為忙了一天,心力憔悴,也沒有著力邀請,把所有人送走之後正要上車回家,坐在車裡沒走的陳世偉開啟車門從車上走出來叫住了他:“李局長,咱們找個地方喝茶。”
看到陳世偉一副心神不定的樣子,李睿愣了愣,馬上答應道:“好吧。”他讓司機老王回去,自己則坐上了陳世偉的車。
車子來到向陽路上的清心閣茶莊,江連生已經等在茶莊門口了,進了包房,泡上茶,待江連生把服務員打發走之後,李睿看著心事重重的陳世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