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1部分

代化的部隊,給他飛機坦克軍艦,不用害怕的,石油在我們手裡。

以後楊小林一定會幫日本的部隊建設起來,武士道的精神絕對不能浪費,打仗就讓他們先上,搶來了地盤除了石油資源以前。自己都可以給他們一些。

洛克菲勒先生算了一筆賬,這些油田落入了中國人的口袋之後,中國在軍事上面的能源將得到充足的保證,同時他們進口別國石油的局面將逐漸改變。中國石油公司在半年之後將有能力輸出石油。

作為中國的合作伙伴,洛克菲勒也能從高加索分來一杯羹,他當然不願意看到美國政府對中國政策發生改變。

而且從美國的利益上來說,從能源介入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將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利益。

截至共和三年年底,中國借入外債共計達到了二十億英鎊。

包括鋼鐵,電力。銀行等中國的重要部門。中國政府每年要還款將近七千萬英鎊。這筆錢主要來自於英法,英國和法國的大量資金的注入既讓他們獲得了中國的大筆訂單,幫助他們擺脫了經濟危機的困擾。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每年七千萬英鎊的還款本身就是一個誘人的數字,同時也讓他們對一些中國企業的控制非常得力,有些中國企業就是因為欠了英法大量的資金,不得不讓出市場。

美國人顯然不甘心把這一個大蛋糕拱手相讓,前幾年他們沒有找到機會,但是現在中國可能也意識到光從英法借錢對自己企業發展十分不利,

為了不讓國內企業倒在高利貸下,中國政府開始積極鼓勵他們的企業借入美元債,美國人這個時候也是相當的默契,在貸款方面給了比英法更優惠的政策。

還有就是東帝汶的自由貿易政策一樣讓美國不想在東南亞的問題上和英國站在一起。東帝汶就這麼一個小國家,他全開放自己的經濟領域,除了中國享受更高的待遇之外,其他的國家全部都是一樣的。

在目前東南亞局勢並不明朗,亞洲聯盟剛剛建立的情況下東帝汶使用這種開放經濟的模式無異於自殺,門一開啟,各國的商人肯定都會拼命的湧入。

在缺乏一個主導經濟體的情況下,東帝汶將成為一個戰場,一個各國商人博弈的戰場。

美國人看的很清楚,這個戰場是中國特意留下來的。縱觀大棋局,不管是中國還英國,都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和對方交惡,所以現在雙方很默契的保持著平靜。

但中國人顯然不甘心平靜,他們在東帝汶留了一個經濟上戰場,隨著東帝汶的建國,這裡的經濟主導體系必然會引起各方的爭奪,中國和英國的博弈會不可避免的越來越激烈,周邊國家可選擇兩邊倒的機率越來越小,臉皮逐漸被撕破,剩下的就是**裸的攻擊。

經濟戰中如果英國輸了的話,中國將掌握東南亞的絕對主動權。因為大英帝國可能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選擇軍事上的解決方案。(未完待續。。)

第三十四章 引爆危機

老美很奸猾的,看到別人要掐架的時候他們一般都會往後面跑,等到對方快掐出勝負了他們再上,這是他們一貫作風。

現在也是一樣,美國人看的很清楚,中國和英國雖然簽訂了協議,但是這個協議維持不了多長時間的和平。在中國人的想法中可能是想用這個協議換取一點時間,讓亞洲聯盟能有足夠的力量來幫助他抗衡英國。

在英國那裡,肯定想的是等先擺平了德國之後再來收拾中國。

他們遲早會因為亞洲領導權的問題爆發衝突,美國的態度相當明確,我不管你們誰做老大,反正我撈利益,你們爭第一我確保自己第二,萬一要是有機會,那對不住你們二位了,第一就是我的。

英國人想讓美國人跟他一起衝鋒陷陣,這個算盤真的打錯了。美國人瞭解英國人就像瞭解他們自己一樣,比奸猾,雙方都不遜色。

其實,英國人又何嘗不瞭解美國人呢?如果說大英帝國是個流氓的話,那麼美國就是一群流氓中的流氓建立的國家。薩道義也知道指望美國人根本沒有多大的希望,美國適合幹那種中國把日本打跑了,然後他來搶地盤的事情。

只是現在在亞洲英國真的找不到合適的幫手了。

倫敦已經和薩道義交流了意見,他們最終得出了結論是一致的,亞洲這裡的局勢可能要大英帝國親自出手才能擺的平。目前他們沒有這個精力,也沒有這個能力,所以倫敦要求薩道義在中國的問題上一定要以穩妥為主,不要激化矛盾。

同時,也要為將來做好準備,從多個方面開始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