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8部分

這樣的背景下,安尼恩精心設計了三種新陳代謝的途徑。

第一,就是知識,其地位很像春秋戰國時的“士”的地位,具有一定流動性,某種程度上說,穩定的貴族階級,和不論出身的科舉制結合,才是一個上層階級能夠活水長流不至於快速腐朽的王道,當然這事不可能直接推行,慢慢來就是了,只有幾百年後才見效益,現在就是種下樹苗。

第二,也就是魔法師的選拔,高智力又具有魔法潛力的孩子應該從小培養起來,當然,也包括高素質的戰士苗子以上二條都不是一般平民所能夠參與的,是有一定知識的階級才能參與,既得利益者與平民之間的矛盾將不可避免,因此教會就成為了中介第三,信仰的特性就是需要虔誠,神可以不需要知識,不需要才能,但是神需要虔誠的信徒,平民在其它途徑沒有辦法出頭,那在宗教上就可以提供一條寬曠的途徑。

第五卷 第十八章 殖民政策(下)

“虔愛誠者,將直入神的殿堂!”

“虔誠者,在神國居於高位!”

“再多的世俗權力與財富,都不及虔誠的信念,神不會以財富和權力來論高低,而以虔誠來論高低。”

“在神的面前,一切眾生皆是平等!”

這種精神信仰,不但可以如佛教以及印度的宗教一樣,使信徒寄希望於來世,以維護秩序的穩定,同時殘酷的生活,使他們更加虔誠,神可以收割大量的信仰力量與高品質的靈魂——當然,必須時時作出榜樣,信徒可以靠虔誠來獲得世俗的提拔,擔任下級職務,甚至減免賦稅,這種看的見摸得著的活生生例子,對鞏固信仰有著不可思議的作用。

“虔誠信徒以減免賦稅。”

“虔誠信徒是神職人員的後備役。”

“虔誠信徒必須擔任各個村子的統治骨幹。”

之所以把虔誠信徒定位在村子這一級,這是因為在村子這一級,不需要多大的才能,只需要執行上面的政策和指令就可以了,因此虔誠的信徒哪怕沒有什麼專門知識也可以勝任,如果在更高的層次,需要的,也許不是虔誠,而是能夠維護秩序和發展的專業人才了,不能為了教會的利益而犧牲社會和團體的發展——而其世俗的權力也太具有腐朽性了,雖然這個世界有真神存在,可以知道每個牧師到底是不是具備合格的虔誠,但是這畢竟不能不斷的亡羊補牢,所以,與其被官僚和貴族架空,並且不斷的爆發衝突,不如先政教分開,確定各自的領域和利益,形成這個社會的最大潛規則。

一句話,分出權力和利益給各個王國的貴族和官僚。但是同時貴族和官僚也必須為教會承擔一切黑鍋,以維護教會完美的形象。

這種制度,既滿足社會發展的專業人才需要,形成官僚貴族階級,也滿足了對基礎地控制力,這就極大的鞏固了教會和神的力量,可以說,在這種模式下建立的國家。哪怕所有的上層建築都全部背叛,神和教會一聲命令之下,也可以把整個舊貴族舊官僚階級趕盡殺絕,並且重建上層建築——當然這種代價實在高昂,不過總比眼睜睜的等著貴族聯合造反,投靠別國別神,而走向滅亡好多了。

必為自己建萬世不易之根基,神必須如此未雨綢繆,才能不斷的晉升,穩固的攀爬和佔有世界和神力地顛峰。

建立秩序。建立矛盾的緩衝渠道。釋放權力和利益,紮根基礎,完美形象。這些都是萬世之基的必須,也是神真正必須考慮的問題——雖然不知道這個計劃是不是真的能夠實行,但是至少有一個相對完整的計劃,而相比這個,這個世界的神,對這些都處於相對的野蠻落後的認識狀態。

這個世界的神,不是萬能地,對於這些更是如此。

這次來地安卡瓦先生,由於其身為這個世界上的知識分子,和有著實際管理領地的經驗。又已經改信了安尼恩魯布埃塔神,因此很榮幸地,成為了神龐大的計劃的一部分,當然,對他來說,半點意識也沒有,他只是很滿意的在隨後的城堡宴會中吃到了豐厚的食物。

第二天,安卡瓦勳爵,就開始在自己的騎士的隨從保護下。開始對整個領地進行勘察,首先他感興趣的,就是新建的街道,以及安尼恩魯布埃塔地神殿,他張望著人群,並且仔細觀察著領地內的情況,揣摩著自己應該幹些什麼,怎麼幹,他也知道,自己成為內政官,必須建立功勳才能繼續當下去,並且在此地真正站住腳跟。

領地內現在多是忙碌的佃農們,很少看見空閒的人,過了一會兒,街道上才出現一個男人,他穿著披風,並且帶著豎琴,態度很是悠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