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7部分

子啊。”泰德·透納兩眼有些發直地喃喃自語道。(未完待續。)

第0696章 財富對人的改造

“事關切身利益,手段粗暴一些也是沒有辦法的選擇。”唐煥所無謂地聳了聳肩,“太平洋電訊在美國西部的模擬公用電話網路的規模,甚至要超過西歐的一個小國,絕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輕易放棄的。”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在被拆解前,倒也不是光靠著壟斷的暴利尸位素餐,它在全美建設的電話網路是這個超級巨無霸引以為傲,向聯_邦政府證明自己對電信行業的壟斷利大於弊的最大資本。

從當初的一個著名廣告裡,也能看出該網路的質量如何盡善盡美:一位母親在長途電話裡聽到兒子的聲音後,差點以為對方就在自己身邊,進而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mci在向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發起挑戰的過程裡,從服務質量上還真挑不出對手的多大毛病,最後只能把攻擊的矛頭放在昂貴的通訊費用上,並且腦洞大開地惡搞了那個著名廣告:母親聽到兒子的聲音,同樣是熱淚盈眶,但不是出於感動,而是擔憂第二天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會郵寄來昂貴的話費賬單,拖累自己破產。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被拆解後,七個“葫蘆娃”繼承下來的最寶貴的資產,就是這個網路了,因為品牌和長途業務一起留給了新的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由於isdn的前景被看好,像太平洋電訊這樣擁有完善模擬電話網路的通訊企業壓力很大。歐洲那邊的通訊基礎設施整體水平比不上美國這邊,自然用不著心疼之前的資源投入,可以毫無負擔地推倒重來,在模擬網路的廢墟上建設一個嶄新的數字網路。

不過呢,唐煥心裡有數,他手上掌握著清晰的通訊技術發展路線圖,明白傳統的模擬網路用不著被徹底拋棄,便可以透過dsl的技術改造和升級,從以提供聲音服務為主的老業務模式,平穩過渡到以提供資料服務為主的新業務模式,進而在接下來的數字時代裡繼續大發利市。

要是沒有這個依仗的話,當初唐煥殫精竭慮地從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那裡收購太平洋貝爾,不就成了賠本賺吆喝嘛。

dsl技術能夠透過銅線或者本地電話網提供數字連線的原理就在於,利用現有電話線的附加頻段,去克服在話音訊帶上傳送大量資料的難題。

電話系統設計之初,主要用來傳送話音訊號。出於經濟角度的考慮,電話系統設計的訊號傳送頻率範圍在300hz到3。4khz之間——雖然人的話音訊率最高可以達到15khz,但300hz到3。4khz的範圍,已經足以保證通話雙方很容易地辨別彼此了。

顯而易見,本地電話網到終端使用者的銅纜,實際上能夠提供更高的頻寬——至少可以從最低頻率到200khz,具體的上限為200khz至800khz不等,主要取決於電路的質量和裝置的複雜度。

一般來講,到終端使用者分線器之間,接頭越少越有利於提高頻寬;線路傳輸路過的環境,電子干擾越小,越有益於提高線路頻寬。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在地廣人稀的美國建設起來的電話網路,恰恰在很大程度上符合這個要求。

普通老式電話服務所使用的頻段——300hz到3。4khz的區間,dsl會繼續保留,然後使用這個範圍以外的頻率傳送資料。

如此一來,dsl在發展資料服務的同時,也完美相容了原有業務功能。要知道,現在的撥號上網,一條線路無法同時打電話和上網,而那些不思進取、只顧著眼前利益的通訊公司,巴不得使用者再額外申請一條線路,好給自己多送一錠銀子。

撥號上網的連線,是在公共電話網上使用者端到端的電話連線,可以形容為,訪問美國線上的使用者,一旦成功撥號上網,那他就是直接連線到了美國線上。

與撥號上網的連線方式不同,dsl連線在使用者裝置——dsl調變解調器和電話交換機之間建立,然後交換機透過一些其它的協議,與使用者真正要連線的isp,比如美國線上,再建立連線。

這個區別給看起來完美無缺的dsl帶來了一個限制,即如果使用者到交換機的距離超過了5。5公里,服務質量會因為干擾而急劇下降。

換而言之,dsl對使用者的服務可達範圍——從電話交換中心到使用者的線路長度,與資料速率成反比關係。

正是因為在資訊流編碼解碼對硬體處理能力要求苛刻之外,諸如服務距離之類的小限制,唐煥才讓cablemodem在商用方面走到了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