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3部分

與同僚相處融洽,有他在,這內閣就親密無間,想想看,若是換做了其他人執掌這首輔之位,不管是李東陽還是謝遷,都極有可能引發內閣同僚之間的矛盾和猜忌,李東陽多謀就容易讓人生出防備心理,謝遷姓子剛直最容易與人產生衝突,正是因為有劉健,大家才相安無事,可是一旦劉健走了呢?

內閣若是產生了衝突,發生了裂痕,皇帝便是有三頭六臂,只怕這聖君也做不成了,到時候只需一點兒災荒,內閣應對不及時,就可能讓這弘治之治土崩瓦解,所以,除掉劉健是首當其衝的最問題。

劉健的地位之所以能穩如泰山,一方面是他本身就有很高的威望,另一方面,是因為宮中的信任,現在父王要做的,就是讓皇帝對劉健產生猜忌之心,藉著柳乘風的名義,直指劉健,徹底將劉健整垮。

“父王高明。”朱宸濠由衷的讚歎一句,這一條妙策最讓人佩服的是它永遠讓人摸不著頭腦,就在所有人將注意力轉向柳乘風時,隨即就可以給予劉健致命一擊。

朱覲鈞搖搖頭:“高明?高明什麼?便是再高明,咱們也只是藩王的命,朝廷對待藩王就像養豬一樣,只求咱們能吃能睡就成了,只要父王還是這個寧王,就談不上什麼高明。罷,不說這個,今曰已經是初十了,事情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天,想必今個兒清早朝議的時候咱們在京師裡的人就可以動手了,只是不知道,現在京師的情形如何。”

第四百零四章:逼宮

清早,一干大臣已經在午門外等候多時,今曰的朝議的議題已經定了,主要說的就是江西雪災的事兒,為了這個,各部衙門都已經做足了功課,因此,大家也不沒有多少手足無措,如往常一年,等到宮門開了,便魚貫而入。

而朱佑樘今曰顯然也是精神奕奕,他穿著袞服,頭戴著通天冠,坐在丹陛上的金鑾椅上,等到下頭的兩班大臣們一起行了禮,便含笑著抬抬手,道:“諸卿免禮,現在南昌府的災情想必大家也略知一二,天公不作美,突然降了這大雪來,壓塌了不少民宅,更是造成了數萬流民,如今天寒地凍,流民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連立錐之地都沒有,若是朝廷放任不管,且不說這是施政有失,就單單說這麼多流民一旦生怨,鬧出事來,卻也不是什麼好事,官逼民反,這是歷代施政的最大過失,朕豈能重蹈覆轍?大致的救災章程,朕和內閣這邊已經擬定了,不過具體如何,這戶部該撥用多少救災款項,當地官府又該如何施救,卻還要再商量。災情刻不容緩,不能再耽誤了,所以朕是希望今曰藉著這朝議,把江西的事敲定了,各衙門再各司其職,按著朝廷的意思去做,好了,閒話不多說,大家各自進言吧。”

幾乎每次廷議,若是有事,朱佑樘都會先有個開場白,用意就是告訴滿朝文武,今曰要議的是什麼,先重點把這件事兒解決了,其他的事都可以放到一邊。

怎樣的做法,自然有它的好處,而今曰也是一樣,朱佑樘今曰的宗旨只有一個,救災!

兩班文武官員有不少已經躍躍欲試,救災的事,皇上一向是掛在心上的,此前大家就大致地有了點兒救災的措施,現在自然要表現一番才好。

只是誰也不曾想到,最先站出來的既不是戶部也不是工部的官員,而是禮部的一個員外郎蔡昌,這人率先站出,讓大家都有些愕然,按理說救災和你有個屁關係,你一個禮部員外郎,還沒等戶部的人出來先算算賬就出來搶風頭了,這還了得?真是沒有規矩。

這位蔡昌,在朝廷之中一向不太起眼,四旬上下的人了,還只是個禮部的中級官員,要權沒權,要勢沒勢,屬於很容易讓人遺忘大多數時候都是靠邊站的那種。平時這傢伙未必會有臨朝議政的資格,這還是因為朱佑樘對救災的事很重視,所以才有進殿的機會。

這麼一個傢伙讓人覺得很是眼生,不過人家既然已經站出來,自然也無人反對,朝議、朝議,隨你怎麼議去,總不能把人趕出去。

不過戶部的幾個官員,明顯有那麼幾分不滿,昨天夜裡,大夥兒都在當值,熬了半個通宵,總算算出一筆帳出來,結果卻被一個不起眼的傢伙搶了先。

蔡昌站出來,目視所有人一眼,才淡淡地道:“陛下憂心災民之心,可謂仁德無雙,微臣感佩之至”

開場白,先是一記馬屁,讓人心裡失笑,這傢伙多半是來爭風頭露臉的。

誰知蔡昌下一句話,卻讓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可是,微臣卻以為,眼下還有一件事比南昌府救災之事更加緊迫,請陛下明察。”

話說到這裡,朱佑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