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下達了旨意,並且責令那些軍官必須傳達到每個士兵的耳中,但凡是被淘汰下來計程車卒,可以獲得二十兩銀子的退役費。只要你們願意服從朱祁鎮的分配,攜帶家眷前往遼東地區定居。皆可在遼東獲得按人頭計,每人良田二十畝。
而且房屋農具先有國家無償供給,並且會給每戶配備駑馬一匹,農具若干,並且會有農學專家指導使用。在遼東地界上,正好適合馬耕。
而至今,這些淘汰下來的七萬人裡邊,已然有將近三分之二已經攜家帶口起啟前往遼東,而且已經有將近一半的人口已經在遼東安穩了下來。為了這個,朱祁鎮可是耗費了不少的心思。
而為了完成這一項前所未有的遷徙,為了穩定民心和軍心,除了朱祁鎮,就算是楊洪、于謙、陳循等一干朝廷重臣也費盡了唇舌,嘔心瀝血。
而被朱祁鎮任命為移民監察使的孫繼宗這位錦衣衛指揮使,也幾乎跑斷了腿,光是抓捕那些膽敢吃拿卡要的小吏和官員,就不下百人。
而報到朱祁鎮的跟前時,向來被朝中的文武大臣認為已經變得仁義慈善的朱祁鎮冷著臉大筆一揮,百多官員小吏,就全在那午門外,盡數斬之。一時之時,天下都不由得為之一慄。
而再也沒有誰敢在明裡暗裡對這項移民工程加以阻撓,雖然有不少的科舉錄取者不願意去那樣的苦寒之地當官,可是經不起朱祁鎮的蠱惑,更何況,朱祁鎮新科舉裡邊,可是還有不少的專科學子。
這些人倒不像那些嘴叨的傢伙一般,唧唧歪歪,不情不願,而且他們比起那些成天耍著摺扇流連於勾欄狎妓吟詩的傳統讀書人更多了幾分的實幹和勤懇。
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這些人的出現,才使得數萬退役士卒連帶他們的家人近二十萬人的遷徙這才沒有出現什麼大的波折和偏差。
而且那些目前已經在那遼東定居下來的百姓們,雖然對於新環境的寒冷有些不適應,但是,那肥沃的土地,還有豐饒的產出,雖然只有一季,卻也足夠他們的一家的支出還有富用。
更何況,這些土地,十年之內免收稅賦,二十年內之收一半的稅賦,這樣的好訊息,好政策,簡直是讓人難以置信,若不是當初朱祁鎮這位大明天子親自進入了軍營向著這些即將退伍計程車卒承諾,怕是說出來,還真沒有幾人能夠相信會有這樣的好事。
而現如今,有一些原本不願意離開的退役士卒,也在那些先期過去的退役士卒們的聯絡人勸說之下,已然動了念頭,所以,這股子移民潮,還會持續下去。
而且,朱祁鎮當然樂觀其成,很希望把人口均攤過去,讓原本人煙稀少的遼東地區,變得熱鬧起來,讓那裡,不再是荒蠻之地,而變得我大明百姓的樂土。
而且大明百萬軍隊,還有那些衛所,這些已經漸漸的與平民沒有多大區別的軍戶,同樣也是朱祁鎮想要下手的目標。因為這在大明建立之初所設定的衛所,到了今天,早已經失去了其軍事作用。
在大明的境內,實在是不需要這些連武器都不知道怎麼使喚的衛所兵丁來守衛的。
朱祁鎮的設想裡,就是要把這些衛所完全地淘汰掉,而淘汰下來的他們,當然會優先作為移民的目標。畢竟他們好歹也還有個軍戶的身份在那裡。
朱祁鎮相信,只要能夠把遼東和朝鮮北部的遷徙工作做好了,那到時候,那些被裁撤的衛所兵丁們,就算是不會興高采烈地前往異鄉,但至少也會一路上走得安穩,而到了新的家鄉之後,會用他們那雙勤勞的雙手,將那片土地建設得繁榮而牢固。
百十年之後,那裡,就完全是我大明的疆域。
第三百八十九章 識破用心,一退再退
當下,就不過短短几日的功夫,大明的大江南北幾乎盡知道了這件大事,朱祁鎮剛剛明旨天下,鑑於朝鮮與那遼東諸部爭端不定,導致了百姓苦難,朱祁鎮決定要調和雙方的矛盾。
誰曾料想得到,那李瑈居然在這個時候跳了出來,居然行這等齷齪之事,在國家危難之機,居然殺了顧命大臣,自封為王,這等卑劣的手段和行徑,讓那些從報紙上得知了這一訊息的大明的文人士子人跳腳痛罵不已。
而暗中的黑手,表面上的正人君子朱祁鎮也憤怒了,相當的憤怒,朝堂之上的咆哮聲可以用如獅如虎來形容。當然,在場的那些個已經先期參與過密會的朝廷重臣們不由得不對於朱祁鎮那種入木三分的演技暗暗喝彩不已。
天子這一怒,流血有千里。石亨在接到了朱祁鎮的旨意之後,再次揮軍南下,並且打出的旗號是宗主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