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的漢八旗軍士放置在遼河以東,畢竟大軍的消耗實實在在,而且明知明軍短時間之內不會發動進攻,如此的安排部署,豈不是顯得多餘。
不過抵達陣地之後,阿達禮很快明白了多爾袞的意思,畢竟他也經過了權力的博弈,也被看押在宗人府接近兩年的時間,學會了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多爾袞剛剛獲得執掌大清國的權力,此時此刻傳來明軍將要進攻的訊息,多爾袞是絕對不敢怠慢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派遣大軍在遼河岸邊擺出決戰的架勢,無非是消耗一些糧草,這表現出來多爾袞誓死捍衛大清國的決心,也讓諸多的滿人權貴更加的支援多爾袞。
阿達禮想明白這一點之後,就不是特別的緊張了,他認為多爾袞的分析一定是正確的,不會出現任何的偏差,現在的氣候的確是特別的嚴寒,夜間的溫度依舊在零下十度以下。這種嚴寒的氣候必定會阻止明軍進攻的腳步。
儘管如此,阿達禮每日裡還是派遣大量的軍士,沿著遼河的岸邊偵查,且偵查的範圍很大,上下延續了接近五十里的範圍,這也是預防明軍的斥候從其他地方渡河偵查。
自從大軍在遼河岸邊駐紮開始。阿達禮每兩天給多爾袞寫一封信函,詳細稟報情形,他已經將多爾袞視為大清國實際的皇上了。
阿達禮從宗人府裡面出來,甚至沒有去拜見爺爺代善,在宗人府的時候,他對代善大義滅親之舉是咬牙切齒的,甚至認為自己沒有代善這個爺爺,這個時候的阿達禮,忘記了自己的所作所為對代善的傷害。忘記了自己是憑什麼被敕封為郡王的。
與阿達禮不同的是,碩脫從宗人府出來之後,倒是馬上去拜見父親代善。
恐怕碩脫的選擇,不符合多爾袞的心意,所以就算是離開了宗人府,就算是回到了府邸,但多爾袞沒有安排碩脫做任何的事情,要知道碩脫之所以進入宗人府。接受懲戒,就是因為狂熱的支援代善。
人就是這樣奇怪。有些人遭受沉重的打擊,能夠想清楚很多的事情,而有些人就算是遭受打擊了,依舊會堅持之前的選擇,碩脫和阿達禮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為碩脫去拜見了代善,導致阿達禮對碩脫有著很大的意見。兩人再次見面的時候,發生了激烈的爭吵,阿達禮試圖勸說碩脫擺脫家族,歸順多爾袞,碩脫譏諷阿達禮忘記了家族。成為了他人的工具,兩人話不投機,自此基本斷絕了往來。
臨時搭建的中軍帳。
阿達禮的身邊站著祖大壽、巴彥和佟圖賴,李國翰和金礪兩人則是站在對面。
更多的從滿八旗正白旗和鑲白旗抽調的軍官軍士,散落在中軍帳的四周。
這些人就是漢八旗的主要軍官了,其中的巴彥、佟圖賴、李國翰和金礪等人,都是漢八旗的旗主,漢八旗原來的四位旗主祖澤潤、石廷柱、劉之源和吳守進,在遼東之戰中陣亡,不知道是出於什麼考慮,當時完全掌控漢八旗的皇太極,並沒有任命新的旗主。
不過真正掌控權力的,是阿達禮和滿八旗的軍官軍士。
斥候臉色蒼白的跪在地上,阿達禮的神色則是陰晴不定。
斥候稟報的訊息,出乎了阿達禮的預料,河對岸已經有了動靜,可以隱約的看見明軍的火炮正在集結,整齊的陳列在岸邊,好像是要展開進攻了,而且河對岸已經看見十餘艘的帆船,這些帆船是專門用來運輸進攻軍士的。
難道明軍真的準備發動進攻了,如此嚴寒的氣候之下,明軍難道不害怕出現惡劣的天氣,導致進攻受挫嗎。
阿達禮想到更多的是多爾袞的分析,他是完全相信多爾袞的預判的。
因為這個原因,阿達禮毫不留情的訓斥了斥候,讓斥候連續去偵查了好幾次,一直到斥候明確了情報,他才罷休。
阿達禮需要知道,對岸的明軍究竟是擺出進攻的架勢,還是真的就準備進攻了。
按說這是很簡單的判斷,除開阿達禮,祖大壽等人都認為明軍的確是要展開總攻了,八旗軍應該要做好應對的準備。
可是阿達禮還是在猶豫之中。
阿達禮的態度,讓祖大壽等人著急,可是他們不敢過分的進言,誰也不敢保證是不是會惹怒阿達禮,要知道人家阿達禮的手中有著絕對的權力,甚至可以直接斬殺祖大壽等人。
巴彥和佟圖賴兩人要好一些,畢竟他們有著滿人的身份,阿達禮對他們要客氣很多。
漢人在大清國的地位已經非常低下,受到牽連的也有漢八旗,就算是這一次的征伐,漢八旗的軍官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決定權,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