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候,臉上帶著舒心的笑容,他都記不清延安府什麼時候出現過這樣的情形了,而且官府有四十九萬石糧食,這可以做很多事情了,至少能夠完全維持延安府各地的穩定,而且官吏的俸祿也完全有了保證。
“大人,州縣上繳府衙府庫的糧食,應該是十萬石,如此留在州縣的糧食尚有三十九萬石,這些糧食足以解決任何的問題了。”
“嗯,這些情況,本官都知曉了,只是本官聽聞,有部分的商賈準備來收糧食,此等的事情,官府一定要出面制止,延安府各地剛剛復原,尚不知明年的氣候如何,糧食必須要存下來,此外收穫糧食之後,田地不能夠荒蕪了,必須強令種植黃瓜、番茄、秦椒等蔬菜,這些是必須要種植的,老百姓光是有了糧食,身無餘錢,買不起食鹽等等,還是有問題的,一旦這些蔬菜收穫了,可以自家吃,也可以拿出去交易還錢。”
“下官知曉了,府衙馬上就起草文書,只是這種植蔬菜,該如何收取賦稅啊。”
聽見馬祝葵這樣說,鄭勳睿有些哭笑不得。
“什麼賦稅都不收,這些全部都歸百姓所得,延安府如今需要的是放水養魚,必須要讓百姓逐漸的安定下來,前些日子,本官聽到一些老人說了,今年氣候基本恢復了正常,夏季到來的時候,必定是多雨的,故而各地必須要大量蓄積雨水,從夏季開始蓄積雨水,防止來年的春旱,至於說蓄積雨水的辦法,都要開動腦筋,這些事情不要本官一個人來想了。”
馬祝葵有些臉紅,連忙退出去了。
冬小麥收割完畢之後,玉蜀黍開始收割了。
當初攜帶種子的時候,鄭勳睿就考慮到了產量,故而攜帶了四千畝甘薯種子,一千畝玉蜀黍的種子。
玉蜀黍的產量的確不高,平均每畝只有三石左右,比較江寧縣差的太遠,而且延安府春季風大,很多苗子被吹倒之後,是鄭家軍將士扶起來的,這過於的消耗勞力了,計算起來其實是虧本的。
儘管產量不算什麼很高,但府衙和縣衙的官吏還是驚呆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產量如此之高的糧食,而且他們也沒有吃過玉蜀黍,還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就連鄭家軍的很多將士,也不知道玉蜀黍是什麼東西,收穫的玉蜀黍,鄭勳睿吩咐給每個官吏的家裡送去一石,讓他們嚐鮮,結果這東西很快就在延安府各地火起來了,煮著吃、烤著吃都可以,還可以磨成粉之後,和水蒸著吃,而且和烙餅的效果一模一樣,完全是能夠吃飽的,小孩子特別愛吃煮熟的玉蜀黍,剩下的玉蜀黍,全部都放到軍營之中。
玉蜀黍收割完畢,接下來很快到了甘薯收穫的季節。
這一次,鄭勳睿親自測算產量,鄭家軍的將士全部出動,幫忙收穫甘薯。
第一畝甘薯全部挖出來,鄭勳睿測算的非常仔細,讓他難以置信的是,產量居然達到了十七石,這個產量,絲毫不比江寧縣的差,而且只有自家制種的甘薯,產量才能夠達到如此之高,接著的第二畝甘薯,產量也是十七石,甚至還稍微多了一些。
這讓鄭勳睿欣喜若狂,難道延安府適合種植甘薯嗎,這方面他沒有經驗,以前是根本不知道的。
四千畝甘薯,用了七天的時間,全部收穫完畢。
最終的產量,畝產全部達到了十七石。
這個事實,讓鄭勳睿難以置信。
收穫的甘薯接近七萬石。
難怪有人說過,甘薯能夠救活很多人,要是這東西早些流傳開來,恐怕就沒有那麼多的災荒了,因為其產量的確是不一般的。
收穫的甘薯,同樣給每個官吏家裡送去一石,讓眾人也嚐嚐。
甘薯的巨大成功,讓鄭勳睿下定了決心,明年在延安府各地大力種植甘薯,甘薯的產量高,比較其冬小麥和玉蜀黍來說,有著絕對的優勢,只要能夠有一年獲得豐收,就可以解決很多年的問題,可以說甘薯只要一年獲得豐收,可以幫助抵禦兩年到三年的災荒,畢竟甘薯賣出去之後,收到的是實實在在的銀子。
甘薯的味道更好,諸多的官吏很快愛上了這東西,吃在嘴裡甜甜的,而且易於消化,實實在在能夠吃飽。
甘薯的產量,讓府州縣衙門的官吏覺得是神話,想不到一畝甘薯的產量,超過了十畝冬小麥的產量,有了這麼好的東西,今後若是大力推廣,豈不是能夠徹底解決災荒的問題。
馬祝葵等官員,很快就向知府大人提出了建議,來年可以在延安府各地大力的推廣種植甘薯,同時州縣的知州和知縣,也紛紛寫來了文書,建議來年大面積種植甘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