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宏大的拆運工作,包括工廠、電站、礦山裝置等物資,悉數被拆運回國。在這七個月的時間裡,開往蘇聯的火車晝夜不停,僅僅從瀋陽一地,每天就有多達200輛貨車開向蘇聯。
蘇聯軍隊的拆運無分鉅細,大到廠礦裝置,小到桌椅門窗,甚至於連農民的耕牛也一併收攏。僅僅一座鞍山鋼鐵廠的拆運工作,就耗費了四十天,用掉了60列貨車之多。在這樣的力度之下,截止1946年年初,瀋陽90%的工廠業已成為一具軀殼,全東北75%的客車和93%的貨車,也都盡數成為了蘇聯的囊中之物。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被抽空了血的東北工業基地,卻還仍然能夠讓那些接受過西方薰陶的軍人們心驚不已,那麼,處於鼎盛時期的東北,又曾經有過怎樣的輝煌呢?
下面的一組資料,或許能夠幫助我們形成一個準確的印象。
在張作霖父子的兩代經營下,截止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前,東北工業化的水平已經取得相當的水準,其工業總產值佔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高達,時隔70年之後,中國才重新接近於這一數字。
在1943年,位於吉林的豐滿水電站開始發電,其發電能力達到每年22億千瓦時,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數字,因為直到1949年底,全中國的發電量,也僅僅達到了這個數字的兩倍。
在1943年的一年裡,東北以佔中國九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分之一的人口生產了佔全中國的煤,93%的鋼材,的電力,69%的硫酸,60%的蘇打灰,66%的水泥,95%的機械,依此形成了一整套龐大的人造石油,特種鋼等尖端企業。到了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東北已經佔據了全國工業總產值的85%,臺灣佔據了10%,套用一句古語來說,是“東北獨佔八分,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