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他做的一件青銅鼎賣了個大價錢,而且由此跑市裡和省城趟開了路子,這貪慾便控制不住了。
參觀博物館,參研古物圖譜,逛剛剛興起的古玩市場。單連城的生意越做越精,最後不僅僅是以假亂真,而且還學會了很多招數。比如把做好的青銅器提前埋在地裡,做局吸引古玩商販,當面挖出來。再比如做好後放到鄰村熟人家裡,自己假裝牽針引線帶過去購買。
縣長的月工資還沒漲到一千的時候,他做的品相上乘的一面青銅鏡,已經可以賣到一千多塊。
後來,有南方甚至港島的客戶前來,明知道是高仿,也花大價錢來收貨。
來狼煙村的人越來越多。最後,村民都知道了怎麼回事兒。村民們沒覺得不光彩,反而都開始向單連城“討教”,同時開始研究青銅器的資料和畫冊。
還有個在縣裡打工的小夥兒,利用在工廠學到的翻模技術,進而研究古人的“失蠟法”,加入單連城的團隊,研發大型青銅器。做的東西從幾斤到幾十斤到幾百斤,逐次升級。
九十年代,古玩市場開始升溫,而到了九十年代末的時候,狼煙村的青銅器加工作坊,已經將近上百家。
當時的黃銅價格,大約五塊錢一斤,做一個兩三斤的青銅器,成本不過十幾塊錢,但是隨便賣賣,就是幾百上千。而單連城的東西,尤為搶手,價格更高。
其實,做一件仿古青銅器,細算下來也得幾十道工序,但是在金錢的驅使下,加上單連城礙著鄉里鄉親的面子,不太好意思不指點,大量的村民硬生生就這麼鑽研透了。
同時,也有一些外來的懂技術懂市場的人加入。還有,什麼石蠟、漆料、砂紙一類的“配套供應商”也就此出現。一個村民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