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時,劉邦進軍了。從陳倉陷落到咸陽丟失,一連串不幸的訊息刺激著項羽的神經,因此他下令河南王申陽兵救三秦。正在洛陽享受的申陽接到這個命令後,無比痛苦,但老大下了命令不出兵也不行,因此這個人進軍了。而這個人的辦事效率有些低下,從整隊到出發,前前後後用了近兩個月時間,等他到達函谷關時候,司馬欣已經投降了。在這裡叫了幾天板,結果捱了一頓打,敗的一塌糊塗,更過分的是被劉邦圍著不放,萬般無奈的申陽最終也舉起了雙手。
第四步棋:任命鄭昌為韓王。劉邦平定三秦的訊息傳來,項羽大怒,立馬任命鄭昌為韓王。這是一個很關鍵的一顆棋子,用得好足以穩定時局。可項羽這一次明顯用錯了籌碼,他最大的弊端就是任人唯親,而非唯賢。項羽早年在吳縣時,鄭昌為縣令,和項氏關係交好,但此人沒有多大本事,吹牛皮、拍馬屁、侃大山可能還可以,但領兵打仗卻是個門外漢,叫這麼一個人去當韓王,項羽休矣。因為韓國地處中原腹地,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甚至蘇秦曾說過一句話,“韓地雖輕;得韓者重”。如果這顆棋子用好,劉邦出關很有難度,同時直面趙、齊兩國,亦是項羽的屏風。而項羽卻用了這麼一個人,想不敗都難。
項羽試圖穩定局勢的四步棋下了出去,但收效甚微。也正是這四步棋,為他的敗局埋下了伏筆。
第五章 楚漢爭鋒—(五)還定三秦
韓信把項羽罵夠了,也把形勢給劉邦分析的差不多了。這一次劉邦很滿意,今天算是對這個人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自從張良離開後,劉邦已經好久都沒這麼舒暢過了。前些天,每逢別人提建議,自覺不自覺拿他和張良做比較,結果看誰都不順眼。今天韓信一席話,讓他茅塞頓開,面前這個人的形象慢慢從張良的影子裡走了出來,愈來愈鮮活,愈來愈生動。劉邦現在開始有些欣賞這個年輕人了。
戰略業已規劃,可措施仍未敲定,你既然認為能打,但還的拿出具體實施方案呀,沒方案的戰略那是白搭。秦地三王並不都是軟柿子,尤其那個章邯曾是多少諸侯的噩夢,對於這個人劉邦還是很在意的。因此劉邦發問了,“該如何行之?”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直指咸陽,平定秦川。”
前邊對棧道未進行詳解,事實上從關中到漢中並非僅此一條道路。關中防禦漢中進攻的屏障是秦嶺,秦嶺東端有武關,西端有散關,有三條穀道穿越秦嶺中部,作為漢中與關中之間的通道,它們是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秦嶺高峻,以至每條穀道都曲折迴旋,幽深險峻,不利於人力物力的大規模運動,尤其不利於糧草補給的運輸。南北交爭之際,多以散關也即陳倉為要衝。
劉邦入蜀時,所走道路叫子午道,從杜陵(今西安東南)穿南山(秦嶺)到漢中的通道,此道從秦昭王時期開始修建,歷時多年,為長安通往漢中、安康及巴蜀的重要驛道,因穿越子午谷而得名。劉邦入蜀時走的就是此條道路,但此條路多處盤山架橋,上百里懸空甬道,當初聽張良計策,劉邦一把火將甬道燒的乾淨。我們上邊所謂的棧道就是這條路。
另一條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秦嶺太白山發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漢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秦時利用這兩條河谷開闢的道路。此道從陳倉(今陝西寶雞市東)始,西南經散關,沿故道水(嘉陵江上游)穀道至鳳縣折向東南進入褒谷,出抵漢中。這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就多次從走這條路跑出來。這條路上有個關隘更為有名——陳倉,無論是韓信還是後邊的諸葛亮都對此地都情有獨鍾。
儻駱道北口在周至縣西駱峪(駱谷),向西南,以太白、洋縣,三次翻秦嶺及其支脈,出儻水谷(儻谷)至漢中盆地,古道全長約200多公里。
簡單點說,當時最少有這麼三條路,一條在西安東邊,一條在西安西邊,第三條道將繞的很遠,並更為險峻。這條路韓信沒準備選擇。劉邦燒掉了西安東邊的路,而即將成為焦點的是西邊那條——褒斜道。
當韓信說完話後,劉邦高興了,站在一邊的蕭何也樂了。韓信罵項羽的話蕭何以往聽過,可最後一句話他也是第一次聽到。這個人真的不枉追一場。
幾天後,樊噲接到了一個命令,內容是率領一萬人去修棧道。當初跟著劉邦一邊走路一邊烤火,把棧道燒個乾淨,現在劉邦一聲令下,樊兄弟成了建築隊隊長,領著人開始過上了猿猴一般的生活,攀懸崖、吃野果,還的扛著木頭搞建設。
劉邦還給他下了個死命令,一個月修完。樊噲看著幾百裡大山愁眉苦臉。這是什麼事啊,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