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薈的兩個妻子是同族姐妹,但並非同一支。而趙薈迎娶繼妻; 不是因為元配去世。
這在趙家算的上是一樁醜聞。
趙薈是趙肅一手養大; 小時候甚至還叫過趙肅“爹”。趙肅的長子趙橋比趙薈還要大一點; 所以趙薈等於是和自己的侄子們一起長大的。
等到該娶妻時,自然是由趙肅替他張羅。
趙肅一邊選兒媳婦; 一邊選弟媳婦,但要論他最疼誰,不是自己的親生子; 而是趙薈。
所以他就把最好的那一個嫁給了趙薈。
都是差不多年紀的女孩子,自然有差別,容貌高低; 性情好壞,家世強弱等等。最好的那一個,自然樣樣都好,不但容貌是第一的; 才情也好; 還是嫡支之女,母族給的陪嫁極為豐厚。
趙薈娶了妻子,與妻子感情卻只是平平。他受趙肅教導,對趙家的責任心更勝於兒女情長。
結果,趙薈元配就跟趙肅的三子偷情了。
同在一個屋簷下; 一邊苦悶,一邊憐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甚至趙薈的長子趙明到底是不是趙薈親生的,這個都很難說。
趙肅氣得要殺了三子,趙薈拼死求情,對趙肅說都是趙家人,生下的也是趙家骨血,趙明是肯定姓趙的,又何必讓外人看笑話?
他讓妻於侄,認下趙明,算是皆大歡喜。
趙薈妻族自然無地自容,彼時趙家勢大,更怕趙肅遷怒,便速速送上另一支的女孩子賠給趙薈。
趙薈為了平息事態,二話不說就娶了,娶完不到一年就生下趙理,一改舊貌,與新妻子琴瑟相諧,極為和睦。
趙肅看到趙薈確實喜歡這個妻子,怒火才慢慢熄了。
但他仍然不能容忍三子做出這等以下犯上之事。三子漸受冷落,鬱鬱而終,一妻一妾都被放歸了。
三子死前還沒有留下子息,趙肅就像要將三子的一切從趙家抹去般,他這樣自然無人敢過問。
趙薈想了想,就把長子趙明託付給了趙橋。趙明幼時懵懂,等到大了,隱約猜出自己的身世,對趙薈就有些彆扭,但又心中愧疚,就對趙理很好。
趙理在屋裡轉了半晌,三更半夜跑去找趙明瞭。
趙明已經睡下了,趙理長驅直入,門前的從人都不帶攔一下的。他進屋掀開帳子,趙明才醒過來,一看是趙理,坐起道:“小二?什麼事?”
趙理一肚子心事,爬上床後跟趙明躺一個被窩,慢慢的把信裡的事說了。
趙明把被子掖好,問他:“你是怎麼想的?”
趙理:“哥,你回去嗎?”
趙明搖頭,“我留下幫大哥。”
趙理道:“那……我回去吧。我想帶小五和小十七回去。”
趙明點頭,“那明天我跟你一起去找大哥說。”
兄弟兩個說完了一起沉默下來,都睡不著了。
趙理問:“……哥,你覺得趙家會怎麼樣?”
趙明說:“順利的話,兩邊都能活下來。不順利的話,只活下來一邊。”他不敢說兩邊都活不下來。
趙理一直沒睡著。
早上洗漱之後,趕在吃早飯前,趙明和趙理一起去見了趙橋。
趙橋知道昨晚有人從外面進來,徑直去找了趙理,一早等著他們過來,見到兩人一前一後進來,他才道:“擺飯吧。”
一時下人捧著食案流水樣進來,一人面前擺一個。
三人先用飯,其間沒人抬頭說話,等飯吃完了,下人把食案送下去後,趙橋才問趙明:“你們兄弟兩個一起來是什麼事?”趙明道:“父親昨晚上送信回來了,道魯王有意嫁公主入鄭。”
趙橋一聽就皺眉,嘆氣:“此事不好辦。”
趙明點頭,“是。不過趙王后失寵已久,我看此事還是有可為之處的。”
哪怕鄭王極愛趙王后,他們也要試上一試。何況鄭王已經冷落趙王后那麼久了,說不定他也在心裡盤算著換個新王后了呢?
趙橋擔心的不是鄭王的心意,而是這件事由趙家去說,日後趙家會捱罵的。固然趙氏可能會從這件事中得利,但一開始的形象是佞臣,日後想改都沒機會改了。
趙橋嘆了幾聲,對趙明點頭:“那我今日就進宮見鄭王吧。”
趙明道:“由弟去說更好。”
趙橋搖頭,“我去鄭王才信。”
趙明仍然堅持,“我隨兄一道去,鄭王更加不會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