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3部分

莫開接到拜帖,連忙從府裡出來,看到從車上下來的姜蟠龍和姜良,眼中突然泛起熱潮。

他快步走來,大禮參拜。

姜蟠龍連忙把他扶起來:“莫言!不要這樣!”他柔聲道,“公主讓我來看看你們,大家都好嗎?”

莫言的眼淚瞬間湧出來,淚中帶笑,“我們……無不盼望著公主能早一日想起我們!”

姜蟠龍笑道,“公主也一直在思念你們。”

當日公主不肯把這些侍人帶走,就是擔心她的所為會引起他們的反對。現在樂城局勢穩定了,她讓他來之前就告訴過他“如果莫言他們已經想通了,那就可以讓他們回來了。”

樂城,行宮內,丁強伏在階下,激動道:“臣回來了!幸不辱命!”

“有勞丁使,快請起,請坐。”姜姬探身伸手,姜智立刻走下臺階,親手把丁強扶了起來。

“你能平安回來就好。”姜姬道,“一路辛苦,快去見大王吧。”

丁強被姜智帶走了,到了下午,姜姬就聽說他在鄭王面前出的那道題,已經被姜旦身邊計程車子們聽說了,這道題也很快會流傳出去。

“這樣,鄭王那裡就騎虎難下了。”龔香笑道。“此事已成了一半。”

“難說。我不信鄭王會這麼乖乖就範。為了面子,他也會再掙扎一下的。”她道。

“喬小君不就是應在此處?”龔香道,“公主是不信喬小君的能耐嗎?”

“不怎麼信。”她道,“蟠兒那邊能快一點就好了。”

公主這性格,說什麼好呢?凡事更相信握在手中的刀,而不是別人的口。

龔香道:“總要鼓動一番,催一催鄭王。”

任何時候,發生在大王身邊的事總是最受人關注的,如果是趣聞,更容易被人津津樂道。

鄭王猛然發現,丁強在殿上說的話竟然很快就街知巷聞了!而鄭人中也不缺好事之人,不但說中了魯王的目的是糧食,還開始猜鄭王到底會送多少糧食給魯王。

沒有人認為鄭王會不給。

怎麼會不給呢?鄭王剛把女兒嫁給魯王,兩國正是交好的時候,魯王有難,鄭王當然要幫魯王啊。

至於魯國使節在殿上是不是狂放無禮,這個倒是沒人在意。而且就算使節無禮了,鄭王也該寬容使節。

沒人希望聽到鄭王因為這件事與魯國斷交翻臉。

鄭人也對魯國的訊息從未有過的好奇起來。

於是大家都知道了,魯王去年被國中權臣威逼,後來又被流民圍城,他又太仁慈不肯把流民趕走,最後糧食被吃空了。

所以,魯王才急需糧食。

鄭人哈哈大笑。

聽說魯王年紀不大。

聽說還是個少年呢。

怪不得身為大王,卻做出這種蠢事。

還有人說魯王在王宮裡都吃不飽,餓得面黃飢瘦,宮中宮女都瘦得走不動路等等。

流言越傳越離譜,越傳大家越相信,如果不是魯國缺糧,怎麼會有這麼多商人湧入鄭國買糧呢?糧價又怎麼會升的這麼高呢?

鄭王想找人遏制流言,被人勸阻:“大王,此事未嘗不好。”

因為百姓之前根本不明白為什麼會買不到糧食,為什麼糧價會突然升高,雖然是春天,但往年春天也沒有這樣的事啊!

世家雖然知道原因,百姓們卻不知情。

“民間流言紛紛,卻是歪打正著。”此人道。

百姓們現在知道了,是魯王沒飯吃了,所以才會讓魯人到鄭國來買糧,一時之間,把鄭國的糧食都買走了。

一國大王都餓肚子了,那他們就算也餓著肚子,好像也能接受了。

鄭王沒想到這件事還有這個好處,猶豫了一下問:“那就由他們去?”

那人點頭:“由他們去。百姓不過閒談,大王不必掛心。”

好吧,鄭王只好接受了,只是想起百姓們都在議論魯國的事,就讓他心裡不痛快,他讓人暫時不要把街上的閒話再告訴他了。

至於給魯王的“賠禮”,就算他要送去,也沒說是今年送還是明年送,過了十年八年的,他再送也不遲。

鄭王是打定主意要賴賬了。

但民間卻有人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魯王說與城等重之物,那誰又知道,與城等重的糧食,到底是多少呢?

在魯國,姜旦身邊計程車子和樂城的百姓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姜智代姜旦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