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茶錢?你說個數出來,我明日就叫人抬來!”
王姻大笑:“我不找你要錢,你就信了我,那我又何必要錢呢?不過你既然願意給,那我也不往外推。”
齊藉氣苦,怒極,他早視王姻為友,兩人境遇相似,都是家中次子,都有賢明長兄,都想做出一番事業,卻苦無門路。王姻還遇見了安樂公主,他父母不肯放他投到徐公門下為弟子,而除了徐公之外無一賢人,他方才蹉跎至今。
現在他已被王姻說動,認為安樂公主天生奇人,願意投效,結果又發現了友人不是想像的那麼清高潔白。
他快氣死了,被王姻拖回了屋,再三致歉。
齊藉怒罵道:“叫你這麼說,反倒是他們求著你收錢的?”
王姻端著酒壺笑著點頭,“正是如此。”他笑道,“有錢的,願意用錢來砸我;自願義薄雲天,日後必有大功的,願以恩許我。我如果不照著他們想的去辦,他們反倒不會信我。”
齊藉指著自己說:“那我呢?”
王姻笑道:“你啊,你是不需要施恩、也不需要給錢,只要有人願意助你,你就以為自己可以一飛沖天的人。”
齊藉的心中一沉。
王姻仰首飲酒,酒液灑了一脖子,他大笑道:“與我一般!”
齊藉那一天才知道,王姻投到公主門下時走了多少彎路,他是自己厚著臉皮追著公主到鳳凰臺來的,之前安樂公主根本沒想過要他。但現在,他已成了公主身邊的近臣了。
王姻醉意醺醺:“有我在,我來替你搭一條梯子,讓你不用像我當年一樣鑽到別處去。”
第二天,齊藉和從人、護衛一起加入商隊出發時,看到了同行的幾輛馬車,都是有從人服侍,或有護衛跟隨。
互通姓名之後,齊藉發現竟然也算是“熟人”,雖然不曾在文會上遇見過,但彼此的名字一提便知,都有熟悉的朋友。
除他之外,剩下的人都說想出去見識一番。有一個人不停怒斥安樂公主,道“魯賊”,對魯字與魯律都大加貶低。
另有幾人可能是離開鳳凰臺了,也敢說一說心裡話。他們多數都是覺得現在鳳凰臺上並沒有他們的用武之地,他們既不是魯人,又不願意去走王姻的門路。
“某家中無錢。”
“將我的文章交給一個魯人點評?或是去拜見一個女人才能做官?”這人搖搖頭。
他們想去外面看看風景,說不定就能找到屬於他們的機會。
齊藉默默無語。
這就是王姻所說的彎路嗎?
還是他現在走的這條路才是彎路呢?
到底哪一邊才是正確的呢?
他嘆了口氣。
現在誰也不知道……
第704章 ^^
剛離開萬應城幾天的時候; 路上還是很熱鬧的。往來不絕的商隊與行人; 路兩旁時不時能看到的瓜田與茂盛的馬草。
但越走,前面就越荒涼,漸漸的看不到人了; 漸漸的也沒有路了。
商隊出商並不趕路; 因為拉的貨多,為了憐惜畜力,一直都是走得慢吞吞的,有時一天連十里都走不到,因為現在天熱,最熱的時候還要休息; 不是人休息,而是讓馬、牛、驢休息。
齊藉他們這些人當然沒辦法抱怨; 不過這樣趕路; 也讓他們更輕鬆了。
幾天下來; 這四五個人就越來越熟悉。沒辦法; 在這個商隊中,除了眼前的這幾個人可以聊天之外,別的人話都說不清、聽不懂。
齊藉一直很沉默。齊家在鳳凰臺下勉強算是二流世家; 一流夠不上,家裡沒出過有名的人物。這種有名是指他能把這一代裡所有的人物都給壓在下面; 第二名都不行。
但齊家雖然沒有出過一個驚才絕豔的天才; 但一直沒拉下做官; 每一代的家族子弟都能投到皇帝門下; 做個什麼官,還不是一個,齊家一向是大官輪不上,小官五六個,據說有一代曾經有人數過,鳳凰臺下齊家有十七個人入朝為官。
有祖先帶的好頭,齊家後面的子孫當官都比別人容易些。後面的皇帝選官時,底下舉薦的人就說“齊家某某,其父曾任某官,並無劣跡。”
皇帝十有八九就點了齊家的人了。
說起來,齊家跟公主還是有“仇”的。公主剛到鳳凰臺不久就把齊家的人都給趕回來了,彼時齊家找不到告狀的地方,只好嚥下了這口氣。
他們倒是不記恨公主,最多就是覺得公主不好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