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部分

山外大亂。有人高聲喊喝: “七弟莫驚,六哥來也!”隨著喊聲,楊六郎、楊令公率兵增援。

這父子二人怎麼才來呀?唉,編書人長嘆一聲,暗筆交代一段摻案。

卻說金鞭鎮殿王呼延贊守在城頭,萬分警惕。時近中午,廚子孫九送來兩盤包子。,呼王吃罷,七竅流血,當場死亡!你道為何?原來,潘仁美為害楊家將,用一百兩黃金買通孫九。 惡廚膽也夠“肥”的,竟在包子裡慘進砒霜,當場害死呼王。僅僅過了半個時辰,潘仁美就把孫九殺了,並宣佈呼王暴病而死。至於那根掛旗、挑燈的長竿,直到二更天還安然豎立。總兵陳林滿腔怒火,可是他惹不起元帥。由於高竿下有裡外三層重兵把守,他也靠近不得。出於無奈,他只好在遠處射出一支利箭。論箭法,他很平常,距離又那麼遠,本來只想撒撒火,沒報什么希望。也是老天爺憐憫忠良將,那支利箭卻意外地射碎了紅燈,楊令公,楊六郎才帶兵衝到山口。

七郎一見救星,精神大振:“六哥,快來殺死他們,替大哥、二哥、三哥、五哥報仇!”

“你說什么?”楊令公、楊六郎大驚失色。“老七,幾個兄長怎麼啦?”

楊七郎邊戰邊說:“大哥被射死、二哥被砸死、三哥被踩死,五哥跳了山澗……”

“番賊,拿命來!”楊令公痛子心切,金刀一擺殺進山口!

楊六郎足智多謀:糟了,應該救七弟出來,不該讓爹進去。兩狼山像個口袋,鑽進去容易退出來難!現在說什么都晚了。保護老爹要緊。他一抖大槍,殺人重圍。身後的十萬兵緊跟主將也進來了,兩狼山第二次血戰更加激烈。

還才叫大戰,雙方數十萬兵馬,直殺得天昏地暗。從二更殺到亮天,從亮天殺到黃昏,戰線拉出十餘里,遼兵又射出火攻箭。直到夜暮低垂,才暫且休兵。楊令公看看身後,十萬兵馬只剩下二百多人了,不由長嘆一聲,老泊橫流。

“父親。”六郎、七郎扶著爹爹下馬,“您看山坡上有座古廟,先休息一會兒吧。”

“七郎。”令公邊走邊問,“金沙灘幾時交的兵啊?”

“剛過中午,就打起來了。”

“奇怪,怎麼二更天才落紅燈?”

“爹,我也納悶呀。您和六哥若及時趕到。勝利是咱們的,結果呢,裡邊苦戰,外邊閒著,不敗等什麼?回到雁門關。得問問呼王!”

爺仨來到廟前抬頭一看,廟門有匾,月色照得清楚:“蘇武廟”,廟門外立著塊石碑:“李陵碑”。蘇武、李陵都是漢武帝的臣子,蘇武出使匈奴,十九年飲雪吞氈,持節不屈;李陵率五千兵馬北伐,被匈奴擒拿,怕死投降。這些典故,楊家父子都知道。令公長嘆: “六兒、七兒,到任何時候,要學蘇武,莫效李陵!”

“孩兒記住。”

“為父覺得寒冷,你們去尋些柴草。”

“是。”哥倆抬柴。由於荒蕪,他們越走越遠,漸漸消失在夜色之中。

令公又累又餓,年近花甲的老人家,不經摺騰了。猛然問,見山坡上來了兩盞小紅燈,有二人輕輕呼喚: “老爹參,您在這裡嗎?”

令公納悶:六兒、七兒從哪裡弄來燈籠?他們明知我在這裡,怎麼還故意詢問,“兒呀,爹爹在此,過來吧。”

“拜見爹爹!”原來不是六郎、七郎;而是四郎、八郎。二人頭戴小帽身穿青,分別拎著燈籠、食盒,雙膝跪倒,大禮參拜。

令公大驚 “四兒、八兒,你……你們這是怎麼?”

“不敢欺騙父親。我二人奉七弟之命,山口調兵,中途被遼國拿獲,蕭皇后將我二人招……招……招了駙馬!”

“什麼?你,你,你二人效仿李陵?”

“孩兒知罪。請爹爹先吃口飯吧……”

“唉,你們都讀過書,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莫非忘淨了嗎?”

“孩兒該死,該死……”

楊令公心如刀絞。八個兒子死了四個,六、七兒能不能出去,還在兩可之間。如果出不去,楊家只剩眼前這兩個孽障了。八郎是義子,四郎終是骨肉?叫我怎麼辦啊?有心殺了他們,現在下不得手,如果留著他們,楊門難容叛徒!蒼天啊蒼天,你怎麼不睜眼!想罷多時,把手一擺:“你們去吧,你七弟心裡蒙不得灰塵。他若回來,你們就走不成了。記住,從今之後,你二人不準姓楊!”

“爹爹!”

“快去!”

楊令公見四郎、八郎走遠了,心中回憶往事:父親楊袞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