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州和宿州,安徽北部捻軍勢力強盛,徐州和宿州之間交通阻絕。僧格林沁派詹啟綸招募軍隊防守清淮。
捻軍分兵北進,奔向山東與河南,省城的防禦部隊都登城守望。清廷將德楞額免職。袁甲三上奏,大論平定捻軍的辦法,指責僧格林沁驕愎自用,懈怠軍事。捻軍襲擾登州和萊州各縣,這是山東最富庶的地帶。
僧格林沁正好南下沂州和邳州,論功進爵為親王。他上奏請求罷免所有團練及防河大臣。清廷將權力交給總督和巡撫,派副都統遮克敦布取代聯捷巡河,大順廣道王榕吉為他做副手。勝保率部駐防京師。
217
清廷在江蘇省的大員,也開始向清廷請求派湘軍增援。
湖北鹽道顧文彬從武昌返回上海,首次提出借用湘軍。江蘇巡撫薛煥和團練大臣龐鍾潞採納了他的建議。
吳煦奉命籌集軍餉,準備下了二十萬兩銀子,僱用外國輪船駛入長江接應。巡撫派主事錢鼎銘、知縣厲###和訓導張瑛,抵達安慶,參見曾國藩,涕泣求援。大學士翁心存上奏,說蘇州和常州一帶的紳民結團自保,盼望曾國藩,如同盼望慈祥的父母,請求清廷命令他挑選懂軍事的大員領兵趕赴通泰,取道江陰和常熟,以攻取蘇州。
清廷下旨,命令曾國藩速派大將,以滿足民眾的願望。
石達開的部屬在10月份再次攻打湖南的綏寧,以前在貴州的太平軍許桂和部又從湖北來鳳進入湖南龍山。龍山知縣早已逃走,典史朱克敬率民兵防守。
三十五歲的漢壽人易佩紳奉駱秉章的命令在長沙招募兵員,前往增援。易佩紳早年投身清軍,在八旗官學中當過教習,1858年中舉人,在四川任知縣,算得上一個文武兼備的官員了。
易佩紳到達長沙後,發現長沙的駐防軍改由趙煥聯統領。他迅速地募集了部隊,取道永順,火速前往龍山增援,攻擊太平軍後背,迫使太平軍解圍而去。
留在湖北攻打隨州的湘軍劉嶽昭部,派劉維禎用一封假信將太平軍騙出城來。官文命令他率部援救來鳳,但他決定在攻佔隨州以後再去赴援。
石達開本人率部10月間從小路奔向懷遠,劉坤一率部在湖南邊界攔截,江忠義從武岡出兵阻擊。
湖南西部邊界的戰事,關係到湖北、四川和貴州,清廷下詔,任命江忠義為貴州巡撫。毛鴻賓見本省西南防務緊急,奏請留下江忠義率領湖南本省的軍隊。
胡林翼去世前,曾在病中密奏彈劾裕麟。毛鴻賓得到訊息,公然奏請派遣裕麟去湖北,清廷解除了裕麟的職務。
裕麟長期在湖南專權,兼攝兩司,官場上用誰不用誰,都由他說了算、一旦罷官而去,毛鴻賓更加得意。慶遠知府陸增祥跟隨毛鴻賓而來,改任道員,代替裕麟。文格因喪事回家,清廷任命嶽常澧道惲世臨代理布政使,提拔李逢春,解去長沙縣印,出任長沙知府,又專派趙煥聯統領省城駐防軍,總管營務和兵餉。吏治都出於私心,與駱秉章當巡撫時不同了。
駱秉章於10月份到達成都,接受總督官印。
浙江巡撫王有齡對湘軍的態度,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他不斷地懇求湘軍火速救援他所在的省城。
太平軍攻佔浙江北部邊界重鎮嘉興以後,清廷就任命前任副都御史王履謙為浙江團練大臣,在紹興指揮軍事。這裡的官府和紳民關係素來惡劣,民團殺死水軍,毆打知府廖宗元,幾乎致死。王履謙無法禁止。
1861年,咸豐十一年(21)
李世賢和朱衣點的部隊於11月1日攻打紹興,民團潰敗,太平軍開進城內,殺死廖宗元。王履謙東逃上虞,太平軍追蹤而來,攻佔上虞,王履謙從海上南逃福建。
李秀成和李世賢的部隊接連攻克城池,佔據了大半個浙江省,已經逼近杭州。浙江全省只有杭州、衢州、湖州和海寧還在清軍手中。太平軍攻佔省城,已是勢所必然。清廷的臣子們紛紛上疏,請求派曾國藩兼管浙江軍事。
太平軍加大了對湖州的攻擊力度,趙景賢指揮水陸兩路出戰,鏖戰五天五夜,才將太平軍擊退。而太湖的太平軍又來攻擊夾浦,趙景賢部接連作戰,將太平軍擊退。
王有齡現在嚐到了精明算細的苦果。他為了節省軍餉,在上一年剛上任時就上奏阻止湘軍進入浙江。戰情危急時,又上奏請調李元度和劉培元的湘軍,但這兩支部隊都無法及時趕到。他情急之下,派使者前往安徽祁門的湘軍大營,向曾國藩求援,但隻字不提軍餉由誰供給。曾國藩說部隊尚未集結,無法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