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閃亮的一團,是神仙的光環吧,那雄渾嘹亮的聲音,是天神發出來的嗎?普通人哪裡能叫這麼大聲,雖然光團與嘯聲已經停了好一會,眾人仍然沒有喧鬧,在等著,不知還有沒有奇景出現。
突然,那光團又升起來,這次比剛才那次還要明亮,以至於光團下的影子也能夠看見,是一個人!不對,應該是神吧。
正議論間,那巨大渾厚又充滿磁xìng的聲音響徹夜空,“諸位鄉親,玄天真武大帝有感於此地眾百姓的虔誠與仁俠友愛,降福此地,保佑此地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安定祥和,我乃玄天真武大帝之凡間真使,奉玄天真武大帝的旨意,在此建立雪松山莊,永久守護此地!以保此地百年平安!望諸位鄉親團結一心,共同建立雪松山莊,為你們以及你們的子孫後代的幸福安定,共同努力吧!”
話音一落,光團豁然上升半空,發出耀眼的光芒,砰然炸開一般,亮光拖著細尾轟然四散,這麼遠都能感到空氣微微的震動。
這並沒有結束,四散的亮光在半空中懸停片刻,依稀構成一個巨大的發光的頭像,“是玄天真武大帝!”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句,所有人一聽,立馬跪了下去,磕頭作揖,額頭碰地的聲響謂為壯觀。
亮的影象消失好一會,人們都還在虔誠地磕頭……。
………【第一百四十二章 千里獨尋】………
這是初chūn的一天,和煦的陽光下,土路上掀起一溜塵土,一輛破舊的馬車搖搖晃晃,車頂迎風展開的藍sè小旗寫著“平安車行”。
顛簸的馬車終於到達了此行的終點,這裡是黃河岸邊的一個渡口,也是絲綢商路的重要渡口,來來往往的商人旅客在此歇腳,渡口漸漸形成一個小鎮,馬車此時停靠在平安車行的外面,車伕跳下馬車,亮起嗓子:“渡口到了,下車咯!”
車裡的人依次下來,個個頭重腳輕,雙腳落在實地上,猶如踩在棉絮上,輕飄飄的,頭暈不已。
一個老婦人剛下車沒適應,腳一軟,差點摔倒,虧得跟在她後面的一個青年眼疾手快,抓住了她。
“大娘,小心些,慢點,”說話的青年,聲音文文靜靜,個頭不高,身材偏瘦,揹著個包裹,腰間拴著把劍,劍鞘墨綠,一看就非凡品。
青年抬起的臉龐映在陽光下,呵,好俊的一張臉,旁邊的車伕不由愣了一下,沒見過這麼好人才的小夥子。
“小兄弟,謝謝你一路陪我聊天,我去找我兒子去了,你一路小心啊,”大娘樂陶陶地,顧不得疲憊,思兒心切,朝渡口的驛站打聽去了。
青年目送大娘離開,眼角微微溼潤,親情在心裡激盪,可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青年回身,信步來到一家麵攤坐下,把包裹放在桌子上,要了碗熱湯麵填肚子,欣然聽著遠處的號子,向老闆問道:“大叔,那邊在幹什麼?這麼熱鬧。”
“那邊是黃河勞工,修堤壩的。”
“是嘛?人很多嗎?”青年好奇地問。
“多,好多,小兄弟,聽口音你是從南方來的吧,你不知道,去年我們這裡發生過大的水災,死了不少人,聽說皇上大怒,特派當朝王爺親自整治水患,那些人就是周圍方圓200裡的青壯年,都被押來修堤壩,唉,幸好我老了,沒被抓去。”老闆嘆著氣搖頭。
“怎麼?修堤壩不是好事情嗎?你們不願意嗎?”青年弄不明白了。
“唉,一言難盡,小兄弟,修堤壩是好事情,可到了那些大官手裡,好事都變壞事,每人都得交修壩費,沒錢就強行抓人做工,不但沒有工錢,病了的一腳踢開,看見那邊山腳的空地了嗎?全是那些累死病死的勞工,總之,可苦了我們老百姓了,算了,不說了。”老闆提起這事情來又氣又難受,還不如不想。
這裡的人這麼慘,青年不由同情萬分,還是繼續自己的事情要緊,於是問道:“大叔,前面有沒有渡船過河?”
“過河?!”老闆奇怪地看著青年,答道:“小兄弟,你不是本地人可能不知道,這季節不能過河。”
“為什麼?”青年一聽,不由急切發問。
“現在天氣轉暖,上游河水解凍,河裡都是冰塊,是最危險的時候,說不定還會發生凌災,小兄弟,急不得,到鎮裡找個客棧住段rì子吧。”
青年不由發愁起來,看來只有等了,“大叔,大概要等多久?”
“通常一個月,不過,如果天氣又變冷就說不準了。”
“這可如何是好?”青年愁容滿面自語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