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部分

戰爭爆發後,他離開故鄉,投軍作戰。在戰爭中,他屢立戰功,被提升為上尉。由於他英勇善戰,當時志願支援北美獨立戰爭的法國將軍拉法葉非常欣賞他,還曾經送他一把寶劍。戰爭結束後,謝司回到家鄉,窮得家徒四壁。為了能吃兩頓飽飯,他不得不賣掉拉法葉送他的寶劍。謝司深深體會到戰後美國農民的悲慘處境,他決定用武力向政府反抗。

1786年秋天,謝司和魯克·德率領600名農民舉行了起義。他們從康科德出發,向波士頓挺進,首先砸了波士頓法院。

“重新分配土地!”

“取消一切公私債務!”

“打倒壓迫窮人的法庭!”

“打倒社會的吸血鬼——投機商!”

起義者每到一處都高呼口號,散發傳單,宣傳自己的主張,許多農民參加了進來,起義隊伍不斷壯大,到1786年底,已發展到1.2萬人。馬薩諸塞州的許多城鎮都被他們佔領。政府馬上開會討論對策,馬薩諸塞州的資本家一天之內就籌款4萬英鎊,組織一支4000多人的軍隊,準備圍剿起義軍。

1787年1月,謝司率領起義軍的主力2000多人到達斯普林菲爾德,準備攻打那裡的軍械庫,奪取武器,然後攻佔波士頓。

這時候,狡猾的馬薩諸塞州州長為了贏得時間調集軍隊,假裝邀請起義者談判,謝司等人誤認為政府已經屈服,中了敵人的圈套。談判一開始,農民覺得自己的目的就要達到了,便離開軍隊,四散回家了。政府當局卻調齊了軍隊,出奇不意的向起義軍發動了進攻。起義軍措手不及,倉促抵抗。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激烈戰鬥之後,因寡不敵眾,起義軍被迫撤向西部荒野。這時,天又下起了大雪,起義者沒有彈藥,沒有糧食,不得不放下了武器。起義失敗了。

1787年3月,謝司被提交法院審判,被判陰謀推翻政府罪,處以死刑。訊息傳出後,各地人民紛紛提出抗議。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一年後,謝司被釋放。

謝司起義雖然失敗了,他追求民主和自由的精神卻永遠受到公眾的讚揚。

(本章結束)…恆言電子書

啟蒙運動的領袖——伏爾泰

“啟蒙”,就是開啟智慧,透過教育和宣傳,把人們從愚昧、落後、黑暗的封建社會中解放出來,使人們擺脫教會散佈的迷信和偏見,從而為爭取自由和平等去鬥爭。啟蒙運動是發生在18世紀歐洲的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革命運動,它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

啟蒙運動的中心在法國。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則是伏爾泰。他的思想對18世紀的歐洲產生了巨大影響,所以,後來的人曾這樣說:“18世紀是伏爾泰的世紀。”

伏爾泰本名叫弗魯索瓦—瑪利·阿錢埃,1694年生於巴黎一個富有的公證人家庭。少年時期,他在耶穌會主辦的貴族學校讀書。中學畢業之後,父親一心想讓他學法律,將來當法官或律師,但伏爾泰卻立志成為詩人。他的確有詩人的天賦,他經常出口成章,即興寫詩。由於他寫了一首嘲笑貴族的諷刺詩,結果被關進巴士底獄。在獄中,他仍然堅持創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悲劇《俄狄浦斯》。1718年,《俄狄浦斯》在巴黎上演,獲得成功,他一舉成名。

伏爾泰成名之後仍然寫諷刺詩嘲笑法國貴族,結果遭到貴族子弟的毒打,第二次被關進巴士底獄。出獄後被宣佈驅逐出境。他不得不流亡到英國。在倫敦,伏爾泰以新奇的眼光觀察了英國的政治制度和經濟生活,研究了唯物主義哲學和牛頓的物理學。他還接觸到了英國新興文學,對莎士比亞的戲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把他的劇作翻譯介紹到法國。1743年,伏爾泰發表了《哲學書簡》,在這部書裡,他讚揚英國革命後取得的成就,批評法國封建制度,宣傳唯物主義哲學思想。他認為人一生下來就應當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應當人人平等。他主張在法國建立一個在“哲學家”引導下,依靠資產階級力量的開明君主制,國內有言論出版自由等等。他反對天主教會,激烈譴責教士的貪婪和愚民的說教,他稱天主教教主為“惡棍”,稱教皇為“兩足禽獸”,號召人民粉碎教會這個邪惡勢力。此書一出版,即被法國政府判為禁書,並當眾燒燬。

為了避禍,伏爾泰來到法國和荷蘭邊境一個古老偏僻的貴族莊園,隱居在他的女友德·愛特萊侯爵夫人家中,一住就是15年,直到1749年侯爵夫人去世。在此期間,他寫下了悲劇《愷撒之死》、《穆罕默德》、諷刺長詩《奧爾良的少女》,哲理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