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帶球過人,還可以有攔球斷球,所有人一下就看呆了。
雖說足球起源與中國古代的蹴鞠,但林沖穿越之後,卻知道其實宋朝蹴鞠的踢法和後世的足球完全不一樣。
宋朝的蹴鞠是完全不能捱到地的。
宋朝的蹴鞠踢法有兩種,一種名為白打,就是不設球門,除了用腳之外,還可以用頭、肩、背、臀、胸、腹、膝等部位接球頂毬,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而毬不能落地,以表演踢毬花樣多少和技藝的高低決定勝負。
另一種玩法名為築球,這個需在球場中間豎起一個高約三丈,寬約一丈,以綵帶結網的大球門,球門中間是一個一尺見方的網眼,名叫風流眼。
比賽時兩隊分別站在球門兩側,稱為左右軍,兩軍均設球頭、驍球、正挾、頭挾、左竿網、右竿網、散立等角色;
踢毬時也很有講究,必須要球頭開球,把球傳給驍球,驍球接住再傳給正挾,正挾再傳頭挾……最後又傳回球頭,由球頭射門踢過風流眼。
若球沒過觸網彈回,只要不落地,本隊隊員可以接住,然後繼續傳球,再次射門;若球過了,則算進了一球,然後由對方接球,同樣按照規定的傳球順序完成傳球,最後再傳給對方的球頭射門。
無論哪方只要皮毬落地則即刻換對方開球;如此往復,最後看哪邊進球多為勝。
想想看吧,這種斯斯文文的傳半天球射一次門,毫無對抗和拼搶,攻守變換的比賽能有多精彩?
可即便這樣,這蹴鞠之戲依然風靡整個大宋,讓幾乎所有人如痴如醉一百餘年。
原因無他,實在是矮子群裡挑高個,相比其他的運動娛樂,這個蹴鞠之戲要就算是最好看最精彩的了。
可是見識過現代足球的魅力之後,曹松等人就一下覺得之前踢過看過的蹴鞠變得索然無味了。
特別在上場踢過幾腳,和林沖過人防守對抗過幾個回合之後,所有人就立刻狂熱的愛上了這項充滿對抗,激烈刺激的競技運動了。
“走!林兄弟,你家裡的院子實在太小不過癮,不如現在就去兄弟在南燻門外別業莊園內好好踢上一場……”
林沖被曹松拉著騎馬去了南燻門外,不久之後高俅就得到了皇城司邏卒送來的訊息:“啟稟太尉,林沖去了南燻門外曹家莊園,說甚麼要秉燭踢毬……”
高俅忍不住嗤笑起來,真是班門弄斧啊,想在踢毬上討官家歡心,睡醒了沒!
這天下,還有誰能在球技上勝過我高俅的?真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