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充足的準備的時候,或許敵人做出的準備更加充足。當你認為自己必勝無疑的時候,其實,敵人的營帳裡已經準備好了慶功的美酒。
王狀元的親兵一路聚集了七八百名殘兵,保護著重傷昏迷的王狀元一路往東潰逃。幸好,此地距離鄭州只有一百五十里。亡命飛奔的話一日就可趕回鄭州。漢軍多步兵,應該是追不上來的。即便漢軍有數量不多的輕騎,也不敢追到鄭州城外去殺人吧。這些殘兵想的沒錯,漢軍的確沒有多少輕騎兵。修羅營只有三千重騎,而洛陽兵馬皆是步卒,能敗敵卻很難追殺敵軍。
但是,監察院有緹騎。
雖然劉凌身邊監察院的緹騎只有三百騎,但皆是精銳之士!劉凌本來就不想在戰場上殺死王狀元,之所以射那一箭,是因為他聽到了王狀元在兩百步之外的嘶吼。他輕輕搖頭,也不是對自己那一箭沒能射死王狀元遺憾,而是怕自己下手太重了王狀元堅持不到鄭州城外!若是劉凌想要殺了他,有何必在兩百三十步意外射那一箭?王狀元衝殺最猛的時候,距離劉凌只有五十米!這個距離,以劉凌的箭法,殺之如探囊取物。
劉凌要的就是在鄭州城牆下將王狀元追殺,這樣,才能讓鄭州之敵膽寒!他要把周軍震懾住不敢再輕易出城與漢軍交戰,因為,他的目標還是北方!他要帶兵往北,在野戰中擊敗裴戰,不能讓鄭州和開封的守軍擾了自己的後路!
三百緹騎追在周軍殘兵的後面,在第二日的日落時分,終於在鄭州城外追上了周軍的七百殘兵!
迅速的擊潰了那七百殘兵之後,緹騎奪了王狀元,然後當著守城周軍的面一刀將其頭顱剁下!殺了王狀元之後,那緹騎首領從懷裡掏出一面摺疊整齊的紅色戰旗,迎風抖開,高舉著劉字大旗,昂然而去。
當週軍士兵們從鄭州城裡集結好衝出來的時候,緹騎已經消失在他們的視線裡。在王狀元的屍首上,漢軍用血寫了八個字。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第三日傳來訊息,周軍疾字營九千降兵,盡皆被斬!
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遊
斬殺九千戰俘,這並不是一個仁者該做的事。當然,劉凌也一直不認為自己是個能讓萬人敬仰的仁者。有人勸劉凌說這樣有損王爺的名聲,以後敵軍就不敢投降了。對統一中原的大業也沒有益處,不如放了。哪怕不放,押送到後方去屯田也是好的。劉凌只是一笑,不置可否。人照殺不誤,血依然成河。
淶和縣的百姓們從來不曾見過這樣的血腥場面,戰場上的硝煙還沒有散去,九千顆戰俘的頭顱就已經落了地。
這是九千名暴虐計程車兵,跟隨王狀元的時間久了,他們身上多多少少都帶著點王狀元的影子。讓他們感覺到疼,才能讓他們記住教訓吧。當然,是下輩子。以殺止殺肯定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但無疑,是最直接的辦法。讓世界感受痛苦,讓發動戰爭的人感覺到刻骨銘心的痛,讓他們想起戰爭就會恐懼的渾身顫抖!
劉凌不是一個善人,也不是什麼道德君子,忍和仁或許做的不夠好,但卻從不曾放棄心中執念。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底!既然亂世有紛爭,那麼,就用暴利來結束這紛爭!用劉凌的話說,既然無法用和平的方式促成天下太平。那麼,就用拳頭打出一片太平天下!
有人說軍事家都是陰謀家,好吧,那麼劉凌不介意以陰謀取勝。陰謀,陽謀,皆有妙計安天下。引來疾字營決戰,這是劉凌的陰謀。不可否認的是,這陰謀很成功。記得有一句笑談,是這樣說的。如果一個人的陰謀比他的陰毛還要多,那麼這個人無疑會是一個成功人士。
王狀元的死,疾字營的覆滅,對於開封大營的周軍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李天芳失去的絕不僅僅是一員猛將三萬騎兵那麼簡單,他失去的,還有鬥志。戰後他能推測到,這一次的突襲完全是在劉凌的預計中,甚至是,完全是在劉凌的計劃裡完成的。雖然那個人遠在三百里以外,卻將開封守軍玩弄於鼓掌之間。李天芳總結了這次戰敗的經過,得出的結論是,野戰中,正面對敵,無人是劉凌的對手!
或許李天芳的結論有些悲觀,但作為鎮守開封的主將,他必須做出在他看來最客觀的分析。他下令大軍堅守開封城,不可再輕出與漢軍交戰。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種消極迎戰的表現,沒有一個軍人,一員大將應有的血性。只是不可否認的是,若是周軍堅守不出,漢軍絕對無法攻破開封城。
劉凌要的就是他不敢出來。
他的目標根本就不是攻取開封,而是黃河以北的裴戰!
擊敗了疾字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