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都種植現代高產品種的話,即便是不能解決全部糧食問題,但多少還是有所裨益的吧。
畢竟,張知秋不希望由於自己的原因而導致明年出現糧食短缺或漲價而餓死人命的事情發生——這絕對不是玩笑。
張知秋就此認真地考慮了一下引進玉米的問題,在現代,玉米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不僅用來食用和作為飼料,也是工業酒精和燒酒的主要原料。
玉米原產於南美洲,又叫苞蘆、玉蜀、玉茭黍、大蜀黍、棒子、苞米、苞谷、玉菱、玉麥、稀麥、玉豆、六穀、蘆黍、珍珠米、紅顏麥、薏米包,金豆等,粵語稱為粟米,閩南語稱作番麥,豫北叫玉茭草、玉茭山西叫玉茭茭、玉茭子,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
七千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經開始種植玉米,由於玉米適合旱地種植,因此西歐殖民者侵入美洲後將玉米種子帶回歐洲,之後在亞洲和歐洲被廣泛種植。
大約在十六世紀中期,中國開始引進玉米,而此時地大明王朝,在張知秋進行這“時空走私”之前,卻還舉國上下都沒有見識過這種高產農作物的。
“不知賢侄是否可以弄來一些玉米種子?”周大同再次大著嗓門說話了:“那東西好吃的很,就是不知道產量如何。”
“哈哈,您可真有眼光”正在想著玉米的張知秋聽到周大同地這一嗓子,不由地樂了起來,看來這都不用自己張羅,早已有人惦記著了的。
“嗯,這可不能厚此薄彼”老國公兩眼一瞪:“我家的地比這個憨貨多的多,我也不怕它產量低,乾脆就我來種好了,你們的吃食我都全包了”
“嗯,玉米產量可不低,在北京種的話,畝產可以達到兩千多斤的”張知秋從唐老鴨的資料庫中收羅了一下,發現現代普遍種植的一個高產玉米雜交品種,就是由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試種成功的,畝產平均上千公斤。
“咣噹”一聲,這次卻是周大同直接地摔到桌下去了!
“你說多少?”老國公一隻左手整個兒地按進了面前地一個菜盤子裡,顯見他也是藉此才沒有出更大的醜,但嗓音卻尖銳地與那些小太監們有的一比了。
在整個糧食地平均畝產不到二百斤的時代,張知秋的這番話,確實是把三個老頭子都嚇到了。
“嗯,如果沒有農藥和化肥的話,可能產量會低一些,但也不會太低多少吧”張知秋被兩老頭的表現嚇了一跳,有些不確定地說道。
因為確實是喝了太多的酒,張知秋這時地反應也是非常遲鈍的。
最重要的是,這些個雜交品種都是必須由專業制種的,也就是說,這些種子只能種一年,它們所長出來的玉米,是不能再次作為種子使用的,這一點也讓張知秋感到有些遺憾和心虛。
如果是普通品種的話,產量恐怕至少要少一半左右的吧……
P:打滾啊打滾……A!~!
..
第三百四十六章思變(二)
第三百四十六章思變(二)
眼見老國公和周大同俱都如此失態而王有才卻穩坐如山的模樣,張知秋終於醒悟到,自己這個狡猾的“老鄉”剛剛那掉酒杯之舉,大約也只不過是在“作秀”而已。
回想一下這個“土老帽”當初在“有間客棧”的表現、以及後來與此人打交道的幾次接觸,張知秋越發地對自己的判斷肯定下來。
老國公和周大同可不是那種手無縛雞之力地文官,他們俱都是幾十年來從屍山血海當中九死一生地職業軍人出身,以他們如此地資歷尚且都要如此,可見王有才其實也已經是震驚到失態了的。
對於王有才這個大概一輩子都在“裝慫賣呆”的人而言,在這個時候表現地如此“不驚不傻”,反倒正是他已被震驚到極致的體現了。
對於玉米的引進,此時大約比正史也就相差幾十年的模樣,張知秋相信,這在歷史的延續當中,應該是一個可以被忽略的數字。
唯一可能會造成時空嬗變的,應該就是自己所引進的這些後世的良種了,這甚至極有可能會直接改變以後北方糧食地種植結構,影響可謂是極其地深遠。
要知道,在歷史上,玉米和大多數地外來物種一樣,最初是在南方引種的,因為氣候的原因,那裡並不是非常適合玉米的生長,也因此而大大地延遲了它在國內的推廣速度。
當然,那時地玉米產量也是非常地不盡如人意的,否則哪怕只有現代產量的一半,它都不是當時地那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