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部分

縣裡已經滯留了兩天的知識青年都分配下去了,也是鬆了口氣,就每人發了條毛巾給他們。

雖然不如帶頭的林大安得到的獎品多,可好歹是白得的獎勵,回到村子裡也能炫耀一番,這些人心下也很高興。

不過冷靜下來後他們就又開始後悔,領了這幫祖宗回去,可不就是給自己找麻煩,還不知道該怎麼給這些知識青年安排活計呢。

林大安接納知青主要就是為了給村辦小學的,如今老師已經到位,自然就該跟縣裡討要辦學支援了。

“……咱們村上學的孩子多,去鎮裡上學很不方便,村裡的幹部們商議過後就準備自辦小學,如今老師的問題解決了,教室也可以從大隊部分出了幾間房,桌椅板凳村子裡準備自己做,可是書本筆墨還有老師的補貼這些就不好解決了,如今都還沒著落呢,所以還希望縣裡能伸出手,對咱們農村的教育事業給予支援。”

林大安話音剛落,就有好些縣領導就想反對,想從他們身上拔毛可不容易,可這些人都不如趙天方反應快。

趙縣長直接從位置上站了起來,給林大安鼓掌,面帶笑容的鼓勵道:“林大安同志能積極主動的辦學是件好事,這也是為了給國家培養下一代,咱們縣裡應該支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這樣吧,老師的口糧和補貼你們村裡出一部分,公社裡再出一部分,剩下的書本筆墨就由縣教育部門負責。”

“同志們,辦學這可是利國利民的事情,要好好配合,主席同志說過要讓勞動人民的子弟都享受教育的權利,所以在資源上多少都該向農村傾斜,大家可不能拖後腿。”

趙天方直接把主席同志抬了出來,使得原本想反對的人也不好再開口反對,只能心不甘情不願的接受了這個決定,不過他們對趙天方就更加不滿,恨不得早些把人弄走。

其他大隊長見林大安要辦村小學,把那知識青年都弄去當老師不說,還跟縣裡要到了支援,心思也都活動開了。

不少覺得辦學是好事的大隊長也都跟林大安學了起來,準備回去也弄個村小學,老師都是現成的,既然這些知識青年幹活不行,不如就讓他們去給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林大安見自己的要求全部達成,知道多虧了趙縣長幫忙,倒是對他即將調任愈發不捨。

會議結束後,林大安跟一幫大隊長就被工作人員領著去了知青站。

這批分配到餘嵐縣的知識青年大概有四五十人,林大安想到辦小學怎麼也得多幾個老師才行,人少了可教不過來,就直接要了五個名額。

又聽說這批知青裡還有個懂醫的,家裡還是祖傳老中醫,林大安就把人也給一塊要走了。

他們村衛生所的劉衛生員前段日子已經相親成功準備結婚了,人家物件是縣城的,結了婚後肯定是要去城裡生活,這個懂醫的女知青倒是正好填補上劉衛生員的空缺。

六個知識青年,正好三男三女,其中年紀最大的張國文二十三歲,最小的就是那個懂醫的女知青,叫安麗麗,今年才十六歲,其他多是十八二十的年紀。

林大安把分配給村子裡的幾個知青召集起來後,就讓跟他一起過來的林八斤把牛車趕過來,讓這些人坐牛車回村。

男同志對牛車不怎麼挑剔,安麗麗年紀還小,也沒那份彆扭的心思,倒是剩餘的兩個女知青覺得坐牛車有些掉價,神情就有些嫌棄。

張國文年紀是這夥人裡最大的,直接以老大哥自居,幫著把幾個女同志的包裹給提上了車。

見那兩個女同志還在彆扭,怕他們惹惱了林大安這個大隊長,張國文就勸了兩句,好歹讓她們都上了車。

林大安得知這六個人裡就連年紀最小的安麗麗都是初中畢業,還有好幾個是高中生,對他們的學歷很滿意,心裡很是高興,因此也沒計較那兩個女知青的彆扭。

張國文是個理想青年,還是主動報名來支援農村事業的,因此這會兒相比其他人萎靡不振,他倒是精神十足,就開始跟林大安打聽起上林村的情況。

得知林大安沒打算讓他們下地幹活兒,而是準備讓他們在即將開辦的村小學教書,這會兒就連那兩個身體比較瘦弱的男知青都鬆了口氣。

他們剛到餘嵐縣的時候,倒是有早幾年就下鄉的老前輩過來看望他們,跟他們抱怨農村生活的艱苦,累死累活還吃不飽,他們還以為自己也要跟前幾批知識青年一樣下地種田呢。

發現自己居然不用跟老前輩們一樣吃苦受罪,只要教孩子唸書就好,原本還精神萎靡的知青們頓時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