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仔細沉思剛才楊渥說的話。
楊渥所提到的那些問題中,像晉軍的態度尚不明確,中原各地民心還沒有完全歸附等,這些其實都不是關鍵問題。
就算晉軍選擇大舉南下,這也不妨礙楊渥稱帝;而各地民心尚未徹底歸附的問題就更不是問題了,稱帝之後繼承正統名份,這反而更能收攏民心。
至於楊渥所說的還有許多稱帝的準備沒有做好,這一點同樣也不是最關鍵的。
就算楊渥打算此時就登基稱帝,那些禮制等方面的事情也可以加緊準備。
但楊渥提到的最後一點卻是不得不深思的問題,那就是正統名份從何處而來的問題。
後梁雖然不得晉國、吳國、岐國、蜀國的承認,但朱溫當面畢竟是從唐朝那裡“禪讓”過來的,這正統名份還是立得住的,再加上那時候梁國的實力是天下最強的,又佔據了中原地區,所以一般都將後梁當做這一時期的正統王朝,各偏遠地區的藩鎮都向後梁表示臣服。
而吳國呢?吳國雖然尊奉大唐為正統,但問題是大唐已經在事實上滅亡了十多年,天下並沒有一個大唐皇帝在哪裡,就連一個傀儡的大唐皇帝都沒有。
各方藩鎮為了自己的利益和野心,相互之間極有默契的都沒有去尋找唐朝宗室立為皇帝,以至於這十多年時間裡大唐雖然名義上被尊奉為正統,但實際上根本沒什麼存在感。
如今吳國雖然滅了後梁,為大唐報了仇,又佔據了中原地區,要說順勢稱帝倒也說得過去,但要想從大唐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