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的外層,有球形的柯伊伯帶,還有一個廣闊無比的奧爾特雲。
大夏紀之前,地球人類曾經向空中放出許多太空探測器,不用說,探測器探查的宇宙資訊,給地球人類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曾經,有名為“旅行者1號”的太空探測器走得很遠,飛出了木星、土星的引力範圍。
當時,有很多人以為,都飛過木星、土星了,旅行者1號很快就會飛出太陽系了。
然而,實際上,此時此刻,旅行者一號距離飛出太陽系還有著無比遙遠的距離。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外,有個柯伊伯帶。
柯伊伯帶外邊,還有一個奧爾特雲。
柯伊伯帶在海王星軌道之外黃道面附近,天體密集,範圍極廣。
奧爾特雲,球體雲團,佈滿著不少不活躍的彗星,最大半徑差不多為1光年。
這些,都算是太陽系的外圍結構。
大夏紀之前,地球人類科學家測算過,旅行者1號要飛出奧爾特雲以外的話,至少也得三萬年!
當然,前提是旅行者1號能存續那麼久,能飛那麼長的時間。
實際上,面積極廣的奧爾特雲和柯伊伯帶一起,構成了太陽系最外圍的防禦圈,就好似一個大型氣盾一般,保護著整個太陽系。
方雲以為,如若能打造一個類似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般的宇宙結構,那樣,就絕對能對塔古爾星形成更為直觀有效的防禦。
這樣的防禦層,絕對能從混沌天幕之中換取到大量的混沌灰霧。
當然,要想打造這樣的防禦層,沒有特殊手段,特殊辦法,也是根本不大可能完成的任務。
別的不說,就說奧爾特雲的一光年直徑,想想就會讓人覺得頭疼。
而柯伊伯帶裡邊那些密集的星體隕石,也就是隕星帶,並不是那麼容易生成的。
要完成這個附加題,那還得想很多辦法。
此時,方雲突然有點遺憾,當年在星網,如若能花點時間鑽研一下宇宙星空學,說不定此時做任務就更加得心應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