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因很簡單,這一戰,滅掉和攔截下來的諸天實在是太多,青雲仙盟其實處於了消化不良狀態,有些事,還真是不能簡單的用一加一等於二那麼去處理。
比如說,被攔截下來的諸天之中,有很多諸天的聖子已經被方雲擒拿,也就是成為了無主之諸天,處於了未佔領狀態。
為佔領的諸天,其上還有大量人口,有大量資源,怎麼消化,怎麼處理,這可不是簡單的事。
如若方雲足夠心狠手辣,這問題倒也好解決,驅動大陣,徹底剿滅諸天,則,其上的精銳修士,億萬人口也就自然而然被徹底剿滅。
但這太傷天和,方雲還真下不去手。
所以,消化大戰所得需要的時間也就更長。
實際上,當日,方雲如若狠下手段,如若不顧諸天民眾死活的話,則方雲也是有機會攔下九轉法王的。
只是,戰鬥到最後時刻,九轉法王發狠,驅動諸天發動自殺性突圍進攻。
一顆顆諸天自爆,億萬民眾隨之陪葬。
方雲心中感嘆九轉法王的狠辣,最後,網開一面,讓九轉法王和一帆上人突圍而去。
隨著星盟領導層的退逃,被圍的星盟諸天逃逸無望,鬥志消沉,紛紛豎起白旗投降,倒是少了許多殺戮和傷亡。
整整歷時半年,青雲仙盟這才徹底消化完大戰所得。
半年下來,針對不同的諸天,方雲採取了不同的處置措施。
聖子被擒的諸天,實施招降或者放逐策略,聖子被擒,諸天民眾和精銳戰士可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就是加入青雲仙盟,為青雲仙盟而戰,另一個選擇就是誓死不降。
選擇投誠入盟的,青雲仙盟將其修士和人口進行了整編,打散之後,送入不同的諸天,對其進行約束管理。
選擇誓死不降的諸天,方雲也沒為難其上民眾,只不過,將其進行了放逐處理,也就是,將其送入中級以下的諸天星空,讓其成為戰敗的一方,等候聖殿最終的處置。
聖子逃逸,但被攔截下來,方雲實施了招降或者擊潰。
有些聖子,不管諸天死活,大戰之中,個人趁亂逃逸,但諸天太大,目標明顯,被方雲攔截下來。
這樣的諸天,首先是招降,只要願意投降,方雲就會將其編入不同的諸天,但是,如若依然不願投降,那麼方雲就沒那麼好說話了,轉移諸天民眾,然後將這些諸天給生生擊潰,讓那逃逸而出的聖子成為無根之浮萍。
歷經半年,完全消化大戰所得之後,青雲仙盟的整體實力竟然獲得大增。
首先是人口方面,青雲仙盟的總人口翻了四倍,大多數戰敗諸天的民眾選擇了加入青雲仙盟。
青雲仙盟的各大諸天,此戰之後,也是面積大增,不少諸天都熔鍊了破碎諸天以增強自身實力。
青雲天,雲隱天,也增大了三分之一左右。
人口、面積大增的同時,精銳修士也大量增加,各個軍團的兵力都成倍增長。
當然,因為招降了不少戰敗諸天的精銳,所以,這戰鬥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不少戰隊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磨合,更需要大戰的檢驗。
總之一句話,此戰之後,青雲仙盟的整體實力又有了極大的提升,戰鬥力變得更為強悍了。
也就是此時,紀元聖殿對於諸天聖戰的規則進行合理調整的通知也來了。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東西,絕對是針對青雲仙盟的,這是在鼓勵諸天聯合,對青雲仙盟出手啊!
也不知方雲得罪了誰,竟然會如此被針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