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灤�200~400元,編輯主任100~200元,編輯40~100元;新式商業系統的高階月薪100~200元,普通職員20~40元或10~30元不等;張仲禮,同前引書,第746~747頁。相較於不同行業的收入差異,行業內部的分層更為顯著,上下層的差距有數倍甚至十幾、二十幾倍之多。以政府公務員為例:1928年市長的月收入為675元,局長、秘書長和參事同樣薪水豐厚,月收入為450元。其餘45%的僱員每月掙60~250元,45%的低工資者每月收入20~50元,還有極少數人每月基本工資為20元。最低工資和最高工資之比為1∶22�5。《上海特別市土地局年刊(1928年)》,第411頁。轉引自〔法〕安克強《1927~1937年的上海——市政權、地方性和現代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89頁。在外資企業服務的職員收入可觀,差距更為懸殊。銷售部主任可月進千元,高階職員在200~400元,中級職員100元,普通職員50元,練習生10~20元,高低相差50~100倍。張仲禮,同前引書,第746頁。 文化人的差異也十分明顯。按稿酬標準及經濟收支狀況可分為4等。初出茅廬的文學青年,稿酬為千字1~2元,每月個人生活費及書刊費約20~30元,結婚成家後每月生活費需60元左右;小有名氣的作家稿酬為千字2~3元,生活費120元;二等作家已成名,稿酬為千字3~5元,生活費至少160元,月收入有200元左右,進入一種典型的中間階層生活;一等作家著述多年,作品頗豐。除稿酬、編輯費外還有出書及增印的版稅,以及其他來源,每月收入可達400元甚至更多。陳明遠,同前引書,第102頁。如果我們從總體上按照職業地位和職業收入作一個初步的劃分,那麼新中產階層大致可分為上、中、下三層。市政府的市長、局長、秘書長、參事,企業、公司、銀行及商業系統中的廠長、總工程師、經理等高階職員,大學校長、教授,報社主筆,著名作家、律師等應屬於上層,其職務或地位在同行中為最高階別,月收入至少在200元以上,其中一些人處於向社會最上層的精英階層過渡的位置。中層包括市政府中的科長、一等科員、二等科員,企業、公司、銀行的中級職員,工程師,大學講師,中小學校長,部分中學教師,編輯主任,小有名氣的作家等等,其職務和收入都處於行業的中等地位,月收入一般在80~200元左右。下層基本上由處於行業末端的幾個級別組成:市政府中的三等科員、辦事員、僱員,企業、公司及銀行的普通職員,商業系統的普通店職員,小學教師,打字員,練習生,文學青年等等,月收入大約從20~80元不等,其人數構成中產階層的多數。同處職業地位序列等級的上述群體,由於行業間收入的差異,在收入上有超出或不到各等級劃分標準的情況時,應根據職業性質和職務地位作出相應的界定。
根據國民政府工商部對工人生活的統計調查,1928~1929年上海產業工人中的男工月工資最高為50元,最低為8元,一般為15�8元;女工月工資最高為24元,最低為7元,一般為12�5元;此外加上獎金、津貼等附加收入。4~5人的工人家庭,通常有兩人同時做工,一般每月工資收入為28~32元。同上引書,第75頁。30年代國內學者以月薪34元為低收入檔次的標準,可見,中產階層下層中的普通店職員、練習生、私小教員的收入與一般工人家庭工資收入水平相似,而且要維持四口之家的基本生活支出,非得有一人以上家庭成員就業不可,張仲禮,同前引書,第747頁。因而處於較清貧的境地,其餘部分則基本屬於平均生活水準上下。如果僅就工資而言,中產階層的部分下層人士並無多少經濟上的優勢,其區別主要在於職業本身勞動性質的差別以及所受文化教育程度的不同。此外,由於新興職業實行的多等級、小級差的工資制度及科層制特點,新中產階層的下層較工人有著更多的向上流動的機會和可能,而逐年晉升事實的存在,使得下層中產階層能在一定程度上忍受低薪的待遇並且不失其努力工作的積極性。
總體來說,與廣大產業工人相比,只要是能夠維持中等或中等以上生活水準的中產階層,不滿和怨言就相對要少許多,也更能滿足於自己的現狀。公務員、大中學教師、中級職員、工程師、編輯等月收入達到100元以上者,可以住兩三間房子,還能僱傭女傭,其職業和收入往往優於一般大眾,並因此確立了中產階層的社會地位和生活方式:他們中的許多人喜歡穿西裝、吃西餐、進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