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琢磨琢磨想起以前在現代家裡廚子做的滷味了,咂咂嘴自己也試著做一回,雖說比不上正經大廚做的,但是也挺好吃,蕭冬書是挺喜歡。
“對,對,那個好吃,鎮里人肯定也愛吃。”想想那味,確實不錯,蘇母覺得可行。
“做這些都不難,只要料放的足,油多,食材新鮮就能好吃。”蘇曉又往裡走走,到後面小院子裡看看。
“這院落也不錯,院子夠大,邊上還能種點菜,也夠家裡吃了。”蘇母很滿意,鋪子不錯,院落也不錯,這價格也值了!
蘇曉也點點頭,屋裡的傢俱也還能用,好好打掃打掃,也能省下一大筆錢。
第九十三章
“這個廚房建的好; 在這做吃食; 拿到前面賣正好。”蘇父點點頭; 廚房正好在正房和鋪子中間; 兩邊都方便。
四個人在鋪子和院落裡走了兩遍,對這個還比較滿意; 不管是做人還是做生意,都十分合適。
就像和母親說的哪樣蘇曉的確是想開一家小飯館,鎮上人多,現在這樣的鋪子還沒有,他們這獨一份肯定賺錢。
簡單把院落裡裡收拾一下,四個人就準備回家了; 現在這屋還沒法住人,得通通風,正好這幾天在村子裡把家裡歸置歸置,等來鎮上就直接收拾鋪子,早點開業。
幾個人商量一下,到村裡如果有人問起,就直接說是租的鋪子,倒不是怕村裡人說閒話怎麼樣,只是覺得要讓人家知道自己家裡都有閒錢能買鋪子了,怕被心思不正的人惦記上。
村裡這會兒都忙著第一批種地了,蘇家夫妻從鎮上回來後也收拾收拾就去地裡了; 他們現在還沒分家; 連最小的蘇寶也分到一點地; 蘇沐在學堂裡教書,李小蘭得照看孩子,實際上在地裡幹活的也就蘇家夫妻加上蘇實,不過幾個人都是幹活利落的,家裡那些地也整得過來。
孫曉香和蘇沐的事也定下來了,只是孫木匠夫妻倆捨不得女兒這麼早嫁人,就一直沒商量辦親事的事兒。
蕭冬書早就和隊長說過,自己打算在鎮裡開鋪子做生意,那學堂裡這些自己就忙不過來了,隊長也沒有說別的,學堂裡這些老師也帶得過來,讓蕭冬書和蘇曉好好整。
蘇曉家裡也沒有什麼需要收拾的大物件兒,倆人結婚時間還不長,家裡很多東西還沒置辦,傢俱這些鎮上的院落裡都有,就留在這兒了,就是一些平常用到的小東西得帶著。
蕭晴還小,站都站不穩,去鎮裡收拾鋪子鑰匙帶著她,還真有些愛是住校,沒辦法就把她送回孃家,正好李小蘭在家裡主要帶孩子也不需要做別的。
鋪子裡的東西也好收拾,打點水擦洗擦洗就行了,櫃檯桌子都是現成的,兩人商量商量,既然是打算開飯館那這櫃檯就有些礙事了,把櫃檯挪走還能擺張桌子。
兩進的鋪子,一邊賣些正經餐食,另一邊放著能打包帶走的重口小吃,整點滷味,下飯小菜什麼的。
鋪子開業這天,動靜不小,特意買了掛鞭放在門口,“味取名”開張了,這名字是蕭冬書取的,讓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傢什麼店。
這天一大早,蘇曉和蕭冬書就奔著菜市場去了,早上倒用不著這些青菜,就是怕上午沒時間過來,耽誤中午做飯。
現在鎮上的消費水平還不高,蘇曉準備菜飯時也仔細想過了,正餐也多以素菜為主,豬肉倒是應該備著點,偶爾改改口味。
早餐就是包子饅頭配上蘇曉自己醃製的鹹菜,昨天晚上去菜市場時,還看到豬肉攤邊上擺著些大骨頭,這時候沒人愛吃這玩意,要是賣不出去都直接拿家去燒火了,蘇曉給了幾個錢就買下一大堆,正好熬了一夜的湯,用它煮些面,鮮美鮮美的。
他倆忙活的時候,就把蕭晴放在特意定製的,帶著圍欄的小木床裡,蕭晴這時候正是剛會爬愛折騰的時候,放在小木床裡,他們還能放心的做別的事,那圍欄挺高蕭晴也翻不過去。
第一天開張,倆人都有些緊張,早餐也沒準備太多,包子饅頭都是商量好了個數。
新鮮出爐的滷味,冒著香噴噴的熱氣兒,這股子熱氣,在清晨的空氣裡,顯的格外明顯。
鞭炮剛放完,就有人過來了,也是沒見過這樣個人開的鋪子,一時圖個新鮮,一進來就聞到飯香味,左瞅瞅右看看,還是沒捨得花錢在這兒吃早飯,只是拎了點滷的豬耳朵就走了。
這也算正常,大家都還沒習慣在外面鋪子裡吃早餐,各家各戶都是自己做的。
蘇曉和蕭冬書也不覺得氣餒,這才剛開張,能有人